热点:“覆膜防渗”打好乌江水质保卫战
本篇文章816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贵阳10月24日电(徐宁) 1年前,中央环境保护监察组对贵州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监察业务,提出交椅山磷石膏场渗漏是乌江34号泉总磷污染的来源。 并对此提出整改要求,对交椅山渣场实施膜防渗管理。
经过一年的努力,治理的效果怎么样了? “美丽的中国平面媒体发稿生态行”采访团带着问题来到了开磷集团交椅山渣场。
据磷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采取“更困难、不环保、紧张、不环保”的方针,项目修正投入资本9000多万元,磷石膏堆积体边坡整治约310万立方米,膜工程约74万平 到目前为止,膜防渗管理事业大部分已经完成。
目前乌江34号泉总磷指标比管理前下降3倍左右,乌江流域沙井断面总磷指标长时间达到地表水3种水质指标。
“这是从2006年8月开始慢慢堆积的磷石膏渣生产”,贵阳开磷化学肥料有限企业安全环境保护部部长匡永志向前方指出,企业每天消耗6500吨磷石矿,生产约1万吨磷石膏。 每年有350万吨磷石膏堆放在利烽县小寨堤镇排杉村的交椅山磷石膏渣场。
图为交椅山磷石膏渣场
重拳出击,正确治污。 贵阳磷化肥有限企业总经理何润林表示,企业使用了从“源观膜管理、中途抽水节源、末端污水管理”的源头到末端的综合整治技术。 目的是用防渗透膜复盖磷石膏,不使雨水渗透磷石膏而产生新的污水,从而切断污染源。
今年4月,贵州省发表了加快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年全省全面实施磷石膏“使用定产”,将磷石膏发生公司磷石膏的消化情况结合磷酸等产品生产,加快公司磷石膏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绿色化
作为中国三大磷矿石生产基地之一,磷集团用磷石膏矿山回填,制作墙炼瓦建材等,渣场沉积的磷石膏逐渐被消化利用。 从100%年开始,开环集团当年产生的磷石膏利用量达到100%,库存磷石膏通过无害化解决和渣场综合管理实现安全堆积。
下一步是逐步减少磷石膏的炉渣库存,迅速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磷石膏在水泥缓凝剂、建材制造、土壤调节剂等方面的综合采用,实现磷石膏的废弃。
标题:热点:“覆膜防渗”打好乌江水质保卫战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3/3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