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福建 奋力打造“武夷山样本” 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
本篇文章2409字,读完约6分钟
福建省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森林覆盖率为66.80%,多年来保持全国第一,生态文明指数全国领先,植被生态质量全国第一,建设国家公园具有独特的特点。 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验区试验实施方案》,福建省武夷山明确为中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验区之一。 为了切实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福建省要求各级各部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强调创新,按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吹响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号角。
在武夷山建立国家公园有着优越的特点
1999年,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23处、中国第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世界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也是世界双遗产保护地。 武夷山国家公园也是目前我国唯一建立在世界遗产地的国家公园。
原生林生态系统价值很高。 武夷山有210.7平方公里的未破坏原生林植被,保留了世界同纬度带目前最完善、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林生态系统,几乎囊括了中国中亚热带地区的全部植被类型。 海拔2160.8米的黄岗山是中国东南大陆的最高峰,素以“华东屋顶”闻名。
种质资源丰富多样。 武夷山物种丰富位于世界大陆区前列,记录野生高等植物2799种,占福建省高等植物的52.22%; 野生脊椎动物558种,占福建省野生脊椎动物的33.27%。 被称为“鸟的天堂”:鸟类种类数达到302种,约占全国鸟类种类数的1/4。 “蛇王国”:蛇类种类达58种,占全国蛇类种类的27.75%; “昆虫世界”:昆虫种类达6849种,全世界昆虫共计34种,这里有31个,被称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关键”“天然植物园”。
历史文化底蕴很深。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和武夷。 》武夷山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被称为“闽邦邹鲁”。 可以说是中国古书道艺术宝库的历代摩崖石刻450多个,留下了宫观寺院和遗迹60多个。 作为中外“朱子文化”而闻名的摇篮、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的“茶文化艺术之乡”,开创了“万里茶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传说。
丹霞地形有独特的特征。 武夷山奇秀甲东南、万古奔流九曲溪集36奇峰、99岩于一体,形成了“碧水丹山”的典型丹霞地形景观,是中国同类地形中山体灵秀、类型多样、景观集中、山水结合好、视域景观好的自然景观区之一,在中国名山中独树一帜
创建国立公园建设的“武夷山样品”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验区涉及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庆阳区、光泽县和邵武市4个县(市、区),区内居住人口3000多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和九曲溪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资源保护区等不同保护
福建省委、省政府积极落实“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理念,以自然保护、人民服务、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考试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副本全力推进,体制试验
体制:管理统一,效率高。 福建省委、省政府整合了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景区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职责,建立了省政府垂直管理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实现了机构整合和统一管理。 在试验区相关的6个主要乡(镇)分别设置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乡(镇)长兼任,形成“管理局-管理站”的二级管理系统。 另外,创新协同管理机构,确定管理局、属地政府、省直相关部门的职能,根据需要召开协商会、事务会、推进会等,推进试验事业的执行。 建立省际联合保证机制,福建、江西两省林业局成立联合保护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合会议,研究处理实际问题。
系统:法规完善。 发布《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武夷山国家公园专利经营管理暂行办法》、《武夷山国家公园总体计划和专业计划(—2025年)》,制定国家公园管理、生态监测等12项规范标准。
模式:生态保护严格。 根据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目标和利用价值,将试验区分为核心保护区和通常控制区两个管理区域、特别保护区、严格控制区、生态修复区和以前传来的利用区四个功能区域,确定核心保护区和通常控制区的分界线,实行差异化管理。 根据森林采伐率等11个指标评价和判断生态保护的效果。 对乡村规划区内的“两差异”整治、茶山整治实行联合执法。 完全的生态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主体的责任。 目前国家公园森林植被的真实性、完整性得到加强,生物多样化更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6.72%。
机制:保护与快速发展共赢。 补偿试验区内生态公益林,对天然乔木商品林给予停止砍伐补助,对9242亩集体人工商品林参照停止天然林砍伐补助标准进行补偿,对1.13万亩毛竹林进行经营管理,给予一定补偿,主要景区7.76万亩集体山林全员 诱惑村民迅速发展生态茶产业、生态旅游业、富民竹业、林下经济。 年,试验区内农民人均收入2.4万元,比试验前增加26%。 另外,投资4450万元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每年投入125万元垃圾解决辅助资金。 发表了实现武夷山市兴田镇南源岭旧村70户和光泽县寨里镇大洲村11户顺利搬迁的生态移民安置方法。
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制作一封信、一本书、一本图画书、一部电影,建立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发表形象logo、普通话,规范设置公益推广标志招牌,形成国家公园形象。 完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各种媒体,各方面推进国立公园的政策和理念。 依靠宣教馆、朱熹园等宣教阵地,广泛开展宣教活动,每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学生等达1.5万人。 作为试行对象明确以来,组织开展了7次97人的野外科学试验、生物多样化保护志愿者活动。
福建省要不断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走前列的政治立场和担当,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生态文明体制创新的榜样、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榜样、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社区快速发展互赢的榜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榜样
资料来源: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标题:热点:福建 奋力打造“武夷山样本” 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3/3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