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湖北首个地市级土壤“档案馆”建成
本篇文章672字,读完约2分钟
据本报报道,13个智能型机柜按顺序排列,机箱的液晶面板上实时显示机柜内的温湿度和收纳状态。 进入黄石智能土壤样品库后,员工将瓶子里的土壤样品整齐地放在密集的架子上。
在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黄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建设的湖北省生态环境土壤样品制备流程(黄石)中心智能土壤样品库(以下简称“土壤样品库”)日前建成并采用 完成的土壤样品库可以集中永久保存3万个土壤样品,智能管理,满足全省“十三五”到“十五五”之间的土壤样品容量。 这也是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第一个地市级现代化智能土壤样品库。 今后,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集的土壤样品将像存档一样“存档”。
“土壤样品库可以容纳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土壤例行监测、土壤背景值调查和监测、土壤污染科学研究及重大土壤污染事故拆除等项目中采集的土壤样品、河流湖底泥底质样品等。 ’员工说,由于样品库刚建成,现在保存在这里的土壤样品还不多,有些临时样品还没有入库。 今后,随着样品数量的增加,这里将成为湖北省整体的土壤“档案馆”。
“为了长期保管,对样品瓶的标签也有严格的要求。 ”员工需要举起棕色土壤样品瓶,全部在入库的土壤样品瓶上贴上包括样品新闻的内外双层标签和带rfid芯片的电子标签。 为了防止标签脱落,使用激光光刻机在瓶子上刻上样品代码,使一个样品有各种形式的身份证。
土壤样品刊登了丰富的环境特征新闻,通过土壤样品的分解可以不定期地获取不同历史年代比较有效的数据,可以为土壤污染防治、环境政策的制定、土地利用计划的确立、土壤环境科学技术研究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馀桃晶王笑媛
标题:热点:湖北首个地市级土壤“档案馆”建成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3/3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