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长三角首例非法猎杀中华鲟案宣判 被告获刑一年赔偿资源损失4万元

热点:长三角首例非法猎杀中华鲟案宣判 被告获刑一年赔偿资源损失4万元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2-02阅读:

本篇文章836字,读完约2分钟

法制日报上海6月4日电记者余东明实习生张海燕日前在长三角地区宣布了首次非法狩猎、杀害中华鲨鱼事件的判决,被告人邢某承担刑事责任一年罚款5千元,承担相关民事责任,赔偿国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损失4万元,社会公共

热点:长三角首例非法猎杀中华鲟案宣判 被告获刑一年赔偿资源损失4万元

在今天举行的“上海检察机关依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的刑事犯罪”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张军英表示:“上海检察机关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各种刑事犯罪,检察

热点:长三角首例非法猎杀中华鲟案宣判 被告获刑一年赔偿资源损失4万元

工业废水偷拍、有毒有害污染物倾倒、危险化学品泄露、非法捕鱼、采砂、占有破坏长江滩涂……目前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类型多样,同时犯罪手段隐蔽、危害结果严重,比较这些新的优势、新动向,上海检察机关

热点:长三角首例非法猎杀中华鲟案宣判 被告获刑一年赔偿资源损失4万元

从2009年9月开始,上海检察机关实现了全市环境资源破坏保护一审刑事案件的集中管辖,成立了全国优秀检察领导团队的“环境资源破坏保护事件专业小组”,建设了环境资源事件“专业门诊”。 内设机构改革后,全市三级检察院设立了环境资源类犯罪检察官事务小组,推进了案件的专业化、高效化处理。 发挥集中特点,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执法标准不统一、该案不同判决的问题。

热点:长三角首例非法猎杀中华鲟案宣判 被告获刑一年赔偿资源损失4万元

另外,与环境资源刑事犯罪相比,上海建立了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的一体化事件模式。 处理刑事案件,整理、判断、移送公益诉讼线索,确保刑事打击和公益保护的无缝联系,共同推进。 形成刑事民事公益诉讼审判模式,充分利用刑事案件证据服务公益诉讼案件,率先探索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 这次中华鲛事件,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杀害非法狩猎、贵重、濒危野生动物罪向邢某提起公诉,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热点:长三角首例非法猎杀中华鲟案宣判 被告获刑一年赔偿资源损失4万元

据说从年1月1日到年5月30日,上海检察机关受理了公安机关要求批准逮捕的90起环境资源保护类刑事案件160人,批准逮捕98人。 受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254件415人,公诉208件313人。 其中一起污染环境事件被列入最高人民检察院环境污染刑事事件的典型例子,一起污染环境事件被列入“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检察论坛”刑事事件的典型例子。

标题:热点:长三角首例非法猎杀中华鲟案宣判 被告获刑一年赔偿资源损失4万元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2/33392.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