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村小学生吃上了自助餐
本篇文章3012字,读完约8分钟
■全面小康决战扶贫攻防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四块钱能吃什么?
只是面包,一些包子,但对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丹江中学的学生来说,可以吃萝卜牛肉、节瓜猪肉、黄瓜猪肉、玉米粒肉末、素炒菜、素炒白菜、筒骨汤等丰富的自助午餐。
2008年,柳州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免费午餐”。 2011年底,融水作为国家试验县,在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适合当地实际的“融水模式”。 近年来,从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到食材的统一配送、自助餐模式的探索,融水县一直在提高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效。
营养餐“升级”自助餐拒绝自觉浪费
10月23日中午,丹江中学食堂内的六菜一汤排列整齐,脚下的“一米线”被磨练,但学生们自己做饭,做饭,秩序井然。
两年前,丹江中学在融水县率先实施了食堂自助餐模式。 为什么要让学生们吃自助餐? 融水县教育局副局长、丹江中学校长梁洲说:“在店里吃多少,拿多少,能供我参考吗? 学校也自助餐吗? ”。
那时学校食堂剩下的饭菜一天装满了六个瀑布水桶。 “我是农村生活的人,小时候晒着太阳收获谷子的情景还在眼前,看到剩下这么多饭菜很可爱,总是在想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梁洲说。
在学校推广自助餐,梁洲担心能否维持秩序,两个事件。 一是饮食是否还会大量浪费。 因此,在宣传自助餐之前,全校首先要抓住行为准则。 他写了学生的行为管理规范,食堂对饮食的要求是“日三餐、洗手、光盘底”。 吃饭的时候不掉饭,桌子很干净”。
为了给学生越来越多的选择,丹江中学营养餐的料理数量从2肉1素3菜改为了4肉2素6菜。 据估计,1名学生平均从3节饭减少到2.2节,整体伙食费不变。
可以选择的料理变多了,浪费变得明显了。 记者在丹江中学食堂的餐具回收区看到,大部分学生都自觉有“CD”。
“浪费减少了十倍! 》收拾剩下的饭菜食堂阿姨马翠群最有发言权,画的是比她高的瀑布水桶。 “吃自助餐前每天都有这样的五六桶,拉不动。 现在一天一桶也没有。
从2010年开始,融水县筹集资金,县6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学生也吃营养餐,复盖实现营养改善计划的全县义务教育学校。 从今年开始,融水县将营养餐的补助标准从国家统一的1天4元增加到5元,增加的费用由市县2级承担。 这两项措施,融水县近年来共投入约5500万元。 现在,县内15所学校的营养餐升级为自助餐模式,受益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7%。
融水县东阳村小学是融水县最早参加自助餐模式的村小学。 “虽然说学生很少,但同样哑口无言,以前吃饭后,4个瀑布水桶都满了。 ”蓝正立校长说,为了把4元的营养餐全部喂学生肚子,县教育局规定食堂邀请的工资费、柴费等一律从公共经费中列支敦士登,但徒劳的现象令人痛心。
从去年春天开始,东阳村小学的100多名学生吃了肉3素的自助午餐。 新鲜饮食的方法很受学生欢迎。 为了减少浪费,学校想出了另一个主意。 数学教师估计经费,每月保持动态平衡。 严格食材检查,从源头确保食品安全。 派遣食堂的工人学习,提高做饭。 学校还成立了一个采购小组,根据饮食情况尽快调整食谱。 比如,多买孩子们喜欢的牛肉、鸭肉、白菜,少买孩子们不喜欢的茄子和冬瓜,尽量多种多样,满足饮食营养标准。
“现在学校几乎没有浪费,学生们不仅知道饮食礼仪,还学会等待和让步,掌握文明守纪的行为,体验自主吃饭的乐趣。 ”蓝正立说。
统一配送食材,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护卫
星期天是广西禾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周最忙的一天。 10月25日晚上,企业配送工厂内灯火通明,融水县近2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第二天的大部分食材,受最终关系的影响,预定从70台专业低温保鲜冷藏车配送到学校。
据悉,配送到东阳村小学的食材有猪肉、萝卜、黄瓜、鸡蛋等,学校的订单附有肉制品质量检查报告和蔬菜农残检查合格证。
下午7点,送货员莫本明装完车就出发了。 他的副驾驶锁上了30多个学校食堂的钥匙。 最远的学校上午三点到达。 他女儿在融水县城北小学上了四年级,还吃了自己公司送来的营养餐。 “我见过原材料。 放心吧! ”莫文敏说。
为了将食品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从2010年开始融水县所有学校的食材都从学校自由购买,企业集中购买,统一配送。 通过统一配送,明确食材的来源和可追溯主体,规范食材的检查、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确保在全过程中检查食材的质量。
“我们总是把食品安全作为最高优先事项,为学生提供最好的饮食,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禾美企业会长杜正东介绍说,企业从2009年开始将业务要点放在学校食材配送上,建设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配备了冰箱、冰箱、分拣工厂、产品质量检测室等硬件设施,形成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在,该企业承担着融水、三江等5县600所以上学校共计20万以上学生的食材统一采购配送的任务。
梁菊在融水县四荣乡中心的小学食堂工作了7年,每周二给禾美企业打电话预约了下周食堂所需的食材。 “以前在学校自己购买,没有食品检查的一环。 实施统一配送后,所有食材都会被检查,变得更安全,更方便。 ”。
然后,为了让学生吃得更好,吃得均衡,进行规范的管理,伏特加企业配备了专业的营养师和料理监督,每周交换学校食堂的食谱,定期训练食堂的后厨,用政府的购买服务方法统一进行食堂的物流
通过饮食教育促进德育,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性
中午左右,融水县苗家町的小学四年级荣国辉在食堂自己盛黄瓜炒菜、白菜炒菜、酸菜,非常好吃。 在食堂出口,五年级的贾蒙轩目不转睛地盯着各同学的饭碗,偶尔拦住了没有“CD”的同学。 作为卫生监督,他承担着“保证所有人吃完再出去”的职责。
苗家镇小学是扶贫转移支持学校,全校1410名学生大多是扶贫转移家的孩子和城市工人的孩子,90%是少数民族。 实施自助食品仅一个月,就有超过校长李玲锋预想的效果。
“学生们以前没有吃过自助餐,所以觉得很新颖,自觉地排队执行‘光盘动作’,浪费大幅度减少了。 父母的反应也很好,说这种方式为孩子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李玲锋说。
“节约一点水,珍惜每粒粮食”“自觉食堂的纪律,养成饮食生活的习性”……。 东阳村小学食堂外,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虽然没吃过餐厅的自助餐,但东阳村小学六年级的李思庭对自助餐理解为“自助餐吃的量、打的量、不要浪费,请给后面的同学吃”。
“我平时在家吃饭,女儿会教我节约粮食。 我在这方面向女儿学习。 ”该校二年级周灵雁的母亲廖木边告诉记者。
“自助餐不仅仅是把勺子交给学生,还包括节约粮食、照顾别人等育儿价值”蓝正立说,更重要的是自助餐给了孩子们一点自由空间和选择权。 他说,自助餐也是“自助餐”,表面上关注饮食,实质上尊重独立,培养独立,给学生自由新鲜的感觉,所以很受孩子们欢迎。
蓝正立在学校刚实施自助餐时,有些孩子不选蔬菜,不选鸡腿和骨头。 随着教育活动的进行,孩子们学习了肉食组合,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考虑到别人,理解了从舌尖上提出了良好的行为和卫生习性。 “一年多来,从饮食秩序和剩余的饮食可以看出,这种饮食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在餐厅的教养’。 ”。
“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学校在提高学生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玲锋说,通过饮食教育促进德育,通过饮食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培养人性,使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从而“不仅是这件事,还促使他们做得更好”。
作者:本报记者王家源欧金昌
标题:热点:村小学生吃上了自助餐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4/30301.html
下一篇:热点:辽宁高考报名与学考成绩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