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22阅读:

本篇文章2484字,读完约6分钟

年4月24日,习大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调查考察,突然在小雨中他向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献上花篮,仰望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他深情地说,一寸山河是一寸血,一寸热土是一寸灵魂。 回顾过去烽火的岁月,金寨人民要以大胆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树立杀害历史书的功劳,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进,代代相传红江山。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革命烈士陵园的中心,位于县梅山镇的小山上,是陵园的象征建筑。 塔高24米,意味着金寨地区于1924年建立了党组织。 塔身的正面镶嵌着刘伯承亲笔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塔身的正下方刻着中国共产党金寨县委员会、金寨县人民政府写的纪念碑文。 碑文如下。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王明、蒋光慈等进步青年加入共青团和党组织,回乡从事革命活动,一九二四年,在国内建立党的组织,指导农民运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导下,一九二九年,詹谷堂、周维炯、舒传贤、桂伯炎、袁继安、徐育三等人领导立夏节起义和六(安)霍(山)起义,各自在外。 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和三十三师,开辟了豫东南和皖西革命的根据地。 1930年春,与鄂东红三十一师共同编成红一军,共同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苏区民谣“八月桂花各地开”诞生,传遍全国。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一九三一年一月,红一军、红十五军共同编成红四军。 10月,红二十五军在麻口诞生。 同年11月,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组成了红四方面军。 从一九三零年底到一九三二年夏天,军民与敌人编成,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 金寨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一九三二年秋,在张国焘的错误指挥下,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西赴川陕,建立了新的根据地。 金寨人民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积极协助新建的红二十七军、重建的红二十五军和南溪重建的红二十八军浴血防卫根据地,建立第一、二、三路游击队,展开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编辑后的红二十五军被命令长征,建立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金寨人民又和第三次建立的红二十八军多次艰苦的三年游击战,革命红旗一直没有倒下。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中日战争时代,县民积极支持新四军四支队的东进抗日。 金寨是大别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工委员会和鄂豫皖区党委指导全省和鄂豫皖区抗日救助运动的中心。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进驻大别山,全县人民飞跃入伍参战,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在上述各革命时期,金寨人民英勇不屈,前仆后继,十多万英雄儿童投身革命,用生命和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继承烈士的遗志,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中国共产党金寨县委员会

金寨县人民政府于公元1964年5月立碑于公元1983年1月于公元204年9月翻修了公元2016年4月的装修。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的重要发源地,先后有12支主力红军队在这里建立,被称为“中国红军第一县”,经过全国为数不多的大革命、土地革命、中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时期,持续了21年革命武装斗争,28年革命 长时间的革命斗争,伟大的革命实践,不仅给金寨人民留下了丰富而深刻的红色文化资源,而且培养和铸造了“坚贞忠诚,牺牲献身,一心一意,永远与党同行”的高尚品质。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坚贞忠诚”是这种高贵品质的核心关键。 在革命的初期阶段、高潮时期、革命受挫的危急关头,金寨军民始终对党非常热爱,非常忠实。 对于敌人反复多次的“围剿”、“清剿”,金寨军民多次革命斗争不动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纷纷送郎,送儿子去红军,再次在敌后进行游击战,确保革命红旗不倒,工资流传。 敌人的残酷迫害,血腥镇压,威势诱惑,广大党员,群众大义凛然,誓言不屈,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面前,舍生取义,可见死亡。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牺牲献身”是这种高贵品质的显着特征。 金寨地区十多万英雄儿童入伍参战,大部分血洒在疆场,是全国第二将军县。 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革命烈士的有11000多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可以说“家家有红军,户有烈士,山山也有忠骨,岭也有纪念碑”。 在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中,当时红244团2营长林维先和一排士兵被敌军重兵逼入绝境。 弹药一用完,他们就用大刀、石头和木棍和敌人战斗。 最后,他们跳下了悬崖。 除了林维先和十多名士兵幸免于难,其余都壮烈牺牲了。 当时,金寨人民尽管衣食不足,却拿出少量粮食和物资支援红军,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伤员。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一心为民”是这种高贵品质的根本存在。 无数先烈发动革命,打天下,寻求解放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吃饭,为了让广大无产阶级兄弟过上美好的生活。 为了让贫困农民获得梦想的土地,党领导广大军民建立红色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展开激烈的土地革命。 为了保护和巩固鄂豫皖苏区,改善群众生活,党和苏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努力迅速发展根据地经济,帮助千方百计搞好群众生产。 为了处理根据地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党领导农民群众建立劳动互助社、耕田队、交换队、耕牛站、耕牛合作社等互助合作组织,建立红军公田制度,帮助群众克服困难,迅速发展生产。

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永远与党同行”是这种高贵品质的永远追求。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金寨军民真诚团结,流血奋斗,面对困难和危险,他们忍耐,百分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杀戮历史书的功劳。 在金寨这块红色土地上出生、迅速发展、壮大的红二十五军,参加反“围剿”作战保护根据地,留在苏区展开游击斗争,或撤退苏区实行战术转移,始终听从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得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会师开始北上后,立即自愿出击,提出了应对措施。 徐海东说,如果能牵制敌人,保证中央红军顺利北上,我们3000多人牺牲也是荣幸的。 在漫长的斗争过程中,无数革命史实见证了金寨人民不屈不挠、永远与党同行的坚定信仰和顽强意志。

标题:热点: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2/2939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