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中央未来三年加码扶贫行业反腐败
本篇文章2981字,读完约7分钟
扶贫行业的资金在流动中,涉及很多环节和人员,到手的人多,腐败的链条容易繁殖。 因此,扶贫行业应该吸引对腐败至关重要的少数和要点人群,这就是基层干部。 开展扶贫行业反腐败事业时,还必须堵住扶贫行业制度的漏洞,确认扶贫资金齐全,避免流动中发生腐败问题。
□法制网络记者陈磊
故意为难群众,江苏省徐州市村干部李兵昌向中央纪委公开。 最近,中央纪委公开曝光了8起扶贫行业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典型例子,李兵昌是典型例子之一。
《法制日报》记者整理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网站,今年以来,中央纪委集中暴露了25件扶贫行业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共通报了76名党员和领导干部,其中,县直机关以上的党员干部占一半以上
而且,中央纪律委员会决定从年到年继续开展扶贫行业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业管理。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这一传播强烈的信号是,今后三年,中央将追加扶贫行业的反腐败事业,严厉惩治扶贫行业不收敛、难以控制的腐败问题和作风。
76名党员干部因扶贫腐败而被通报
李兵昌是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镇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刁是申请五保供养的该村村民董某。
董某符合五保赡养条件,多次向村委会提出五保赡养申请。 李兵昌以董某弟弟生育的两个孩子没有支付社会抚养费为由,连续三年没有处理。
之后,有关部门认定董某弟弟不需要支付社会抚恤金,命令李庄村开始董某五保受理程序。
年12月,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价董某五保供养申请时,李兵昌误解了大众代表,故意将董某五保申请曲解为低保申请,评议不合格。 李兵昌因此受到党内的严重警告处分。
最近,包括李兵昌在内,中央纪委公开了8起扶贫行业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典型例子。
《法制日报》记者整理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网站,发现这是中央纪委今年以来第三次公开曝光扶贫行业的典型例子。
今年3月,中央纪委按照18届中央纪委7次全会的部署,聚焦扶贫行业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公开了8个典型例子。
今年8月,中央纪委还公开了9起扶贫行业腐败问题的典型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是在中央纪委扶贫行业监督执纪说明负责人的可视电话会议闭幕之后。
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观察了通报时间的细节,时间节点选择了“有趣”。
他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每当重要节点集中通报典型例子时,中央的政治态度。 那是把扶贫攻防提高到重大政治任务、政治使命的高度,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为实现扶贫目标、落实扶贫资金进行护卫。
据《法制日报》记者统计,截至今年12月底,中央纪委今年3次集中发表了25起扶贫行业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共通报了76名党员和领导干部。
庄德水说,中央纪委集中通报了扶贫行业腐败问题的典型例子,传播了中央加码扶贫行业反腐败的强信号。
“扶贫行业的腐败问题不仅损害了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直接关系到反腐败的公共说服力问题。 ”庄德水说:“集中通报典型案例,可以震撼不收敛不放手的党员领导干部,同时可以继续扩大扶贫行业的反腐败状况。”
“这些范式的暴露充分表明了中央纪委惩罚扶贫行业腐败问题的决心。 》北京科学技术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县直机关以上的党员干部一半以上
据《法制日报》记者统计,集中通报的25个典型例子中,共计20个村子的“两委员会”党员被通报,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一,有14名乡镇党员干部被通报。
据记者统计,举报人数最多的是县直机关以上的党员指导干部,达到42人,占一半以上。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因以支付住房津贴的形式支持某房地产企业销售商品房等问题,被举报的人数最多,达到了8人。
从2012年到2012年,化隆县在实施易地贫困扶助转移事业中,时任县委副书记、县知事罗文祥没有提交研究论证,没有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务委员会的研究,没有招标,贫困转移家的经济支付能力及其后的
年3月,该县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马金星也用同样的方法追加了130户搬迁家。
据此,化隆县将扶贫转移、危险住宅改造等资金3150万元,将违规直接分配给某房地产企业,县政府将支持贫困者转移,从而支持房地产企业的销售促进。
根据有关部门的认定,630户转移家庭中非贫困家庭有232户,违反享受或骗取了政府补助资金1160万元。
罗文祥受到党籍、行政撤职处分,马金星被取消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其他6名负责人也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宋伟认为,数据显示,基础扶贫行业腐败问题涉及面广,层次多,村级、乡镇、县直机关以上,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证明了县直机关以上所占比例最高、基层高的领导干部在扶贫行业拥有很多权力,也容易发生腐败问题。 ”宋伟分解说。
“扶贫行业的资金在流动中,涉及很多环节和人员,到手的人很多,腐败的链条容易繁殖。 ”庄德水认为:“因此扶贫行业的腐败,应该挽留重要的少数和重要的人,这是我们的基础干部。”
“从扶贫行业反腐败的角度来看,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集团应该是扶贫攻防行业反腐败的重点对象,也是重点监督的对象。 》庄德水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骗取扶贫资金的约三分之一
由于骗取扶贫资金,湖南省凤凰县禾库町吉乐村原党支部书记隆作工作作为典型案例被通报。
年,隆作官虚报牛羊数量,骗取扶贫资金8.18万元,方便村民隆某骗取扶贫资金10万元。 隆作工受到党籍开除处分,犯罪问题线索被移送司法机关涉嫌依法解决。
同样,甘肃省宁县焦村镇西沟村党支部原书记张向明伪造资料引进农村危险住宅改造配套资金。 从年到年,张向明与西沟村委会主任徐宏宁等人协商后,虚报了15户农村危险住宅改造家,伪造了虚假照片等资料,骗取了补助资金21.56万元,用于建设村寺院和其他村务支出。 张向明被取消了党内的职务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个典型的例子中,涉及县乡干部,因失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法制日报》记者逐个整理了25件典型案例,发现总共有8件骗取扶贫资金的典型案例,约占三分之一。 有5件失业失职责任的典型例子,刁民的典型例子和挪用扶贫资金的典型例子分别是4件,4件是其他类型的典型例子。
“这些典型例子涉及环节的分布统计说明,基础贫困扶助行业的腐败类型比较多,涉案情节种类多,必须对这些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坚决彻底的调查。 ”宋伟说。
庄德水说,扶贫行业首先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涉及扶贫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一个是扶贫资金的到达,曝光的典型例子可以说都围绕着这两个问题。
庄德水认为,无论困扰大众,欺骗扶贫资金,还是失业,相关党员领导干部都不能履行扶贫主体的责任,不能履行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责任。 因此,下一步扶贫行业反腐败的要点是解决这些腐败和作风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有5500多万人摆脱了贫困,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到去年年底,中国有4335万贫困人口,政府预测这两年至少将有000万人摆脱贫困。
从年到年,我国目前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从9899万人减少到4335万人,今年预计贫困将进一步减少1000万人以上。
但是,我国消除贫困的攻防任务依然繁重。
“在扶贫行业,加强对腐败行为和违纪行为的监督是事业的重点,开展扶贫行业的反腐败事业,同时堵住扶贫行业制度的漏洞,保证扶贫资金齐全,流动过程中发生腐败问题, 》庄德水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法制网北京12月26日消息
标题:热点:中央未来三年加码扶贫行业反腐败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2/2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