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中纪委为何紧盯这几个行业
本篇文章3562字,读完约9分钟
□法制网络记者杜晓
□法制网实习生曹明珠
最近发表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指出,“致力于处理选人用人单位、审查监督、资源开发、金融信用等重要行业和重要环节的腐败问题”。
这些重要行业和重要环节的腐败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些重要行业的腐败问题是如何出现的? 我该怎么根除它? 围绕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业界专家。
金融腐败威胁金融安全
在这次公报中指出的要点行业和重要环节中,金融信用行业尤为引人注目。
“这次大会的重点是扩大反腐败的行业,解决金融信用等行业的腐败问题,“一击击中”反腐败的行动。 这次会议也阐明了下一项工作的想法。 我们容易发生腐败问题,需要关注很多行业。 ”。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庄德水认为金融信用行业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巡回一点重点金融公司后,贪污分子落马了。 由此可见,金融信用行业的腐败问题实际上并不罕见,同时也成为威胁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腐败行业。
“一般来说,与金融业腐败问题相关的资金量相当多,相关的地理范围和人群也相当大。 金融信用行业出现问题时,影响的不仅仅是某个领域、某个集团,而是整个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质量、效率、安全。 因此,金融信用行业腐败问题的影响非常广泛。 金融安全与国家安全有关。 此外,金融也是国家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廉洁研究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金融信用行业腐败,最大的危害是威胁金融体制的安全。 现在我国正在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可避免,这些不完备往往会留下产生腐败的空间。 一旦发生腐败问题,就会影响金融体制的监管,金融信用行业各环节的监管可能会陷入失控状态。 金融信用腐败滋生、蔓延会破坏金融秩序、信用秩序,导致高质量的金融信用资源无法配置在最佳位置,金融环境、信用环境整体的运转效率下降。 这种腐败的滋生、蔓延,引起金融信用市场的动荡,威胁着整个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庄德水说。
杜治洲认为,金融制度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在受到腐败分子污染的情况下,经济快速发展的质量、水平很难得到保障,当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千里堤溃于蚁穴,一两个腐败分子有可能影响整个金融环境的稳定。 金融是国家快速发展的血液,金融领域不干净,危害明显。 ”。 杜治洲说。
金融信用腐败具有特殊性
近年来,金融腐败逐渐进入深水区。
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决定,依法对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以受贿罪嫌疑立案,采取了强制措施。
金融信用行业有点腐败的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金融信用行业最常见的腐败方法是利用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手中的金融权、信用权获得私利。 ”庄德水说。
庄德水认为,金融业腐败多由金融领域的监管者、金融领域的工人与商人三者勾结开始。 金融业腐败是党内利益集团的严重灾区。 金融机构的工人与一点商人形成特别的利益同盟,一方掌握经济权力,另一方掌握政治权力,互相保护,然后互相运输利益。
“金融业腐败与该行业以外的腐败现象有关联。 金融信用行业的腐败问题,不仅与某个行业密切相关,而且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杜治洲说。
庄德水认为,在金融体制变革过程中,存在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人员素质不完善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金融业比较独立,外部监管力度难以发挥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金融业的腐败问题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显得更为明显。
“金融信用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腐败有显着差异。 这个行业的腐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即利用腐败官员、职员掌握的专业性、垄断性权力实施腐败行为,是金融业腐败与其他腐败行为相比最大的区别。 在金融信用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现在一些金融信用部门的相关人员几乎垄断了金融信用的资源,他们利用手中的金融决定权获得私利,形成了外界注意不到的利益集团。 没有金融信用等相关专业信息的人很难找到其中隐藏的潜在规则和腐败的内情。 ”庄德水说。
重要权力不能失去监督
除了金融信用行业,选择者的使用者、审查监督、资源开发等行业的腐败问题也一直受到过去的关注。
“这些行业是容易发生、腐败较多的重点行业和重要环节。 这些行业关系到人、财、物等重要权力的行使,如审查权、人权、分配权等重要权力。 迄今为止调查的事件证明,如果这些权力失去监督和管理,腐败非常容易滋生。 ”。 庄德水说,所以能否管理人权、能否管理审查权、能否配置资源分配权,直接关系到反腐败事业的整体效果。 我们经常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实际上是把人权、分配权和审查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杜治洲认为审查监督管理等行业与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形势相互关联。 我国现在也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直是国家重要关心的问题。 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个别地方为完成经济指标而匆忙行动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批准不完善、金融信用滥发、使用权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完善等违规现象。 如果各个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牵引gdp的冲动,就会引起上述问题。
对于选人用人单位、审查监督管理、资源开发行业腐败,庄德水逐一解体。
庄德水认为,从近几年的反腐败状况来看,无论是政治腐败还是组织腐败,都与选择者使用者的不当有关。 个别领导干部利用选人用人的权力,拉拢派系迅速发展,大力搞山头主义,在少数人中选拔少数人,损害干部选拔制度的认真性和公平性。 因此,把选民放在第一位是有道理的,选民的权力录用情况直接关系到党的政治生态和政治生活,也直接关系到干部队伍的建设。
“对审查监督来说,腐败的形式首先是租赁性腐败。 腐败分子利用掌握审查权的特点牟取私利,亲自向相关批准对象索取利益,不给利益就不工作。 资源开发行业的腐败,特别是涉及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腐败比较严重。 这个行业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 资源越集中,越容易发生腐败。 特别是随着改革的进行,资源开发和配置的权力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监督和管理,资源开发这种“肥肉”就会被腐败分子瞄准,腐败繁殖。 ”庄德水说。
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再
比较重要行业和重要环节的腐败问题,将来采取那些对策吗?
庄德水认为,处理金融信用行业腐败问题需要金融信用体制的变革和改革。 哪里的体制不健全会引起腐败现象的蔓延,哪里就需要使用反腐败的力量来推进改革。 要处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必须加强金融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创新金融信用部门的监督体制,加强这些部门的纪检监察力度。 此外,还需要推进金融信用行业的透明度,包括新闻披露、政策公开等。 为了使金融信用的所有环节、所有措施都能接受社会监督,有必要引入公共决策机制。
“解决金融信用行业腐败问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信息,在反腐败过程中提高专业化的技术和手段,从根本上打破腐败。 ”庄德水说。
杜治洲认为,整顿金融信用行业腐败必须走专业管理和长期管理机制相结合的道路。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大专业治理的力度。 例如,可以调动专家骨干成立专业管理小组,对腐败问题进行短期、集中的整顿,这是有效的手段。 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期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程序,进一步确定金融信用发行标准。 根据资金的用途、批准、目的地、明细等制作文件,跟踪录用情况,用大数据的方法进行监督。
庄德水还建议选择人,用好人促进地方风气的改善。 选错人,用错人会恶化地方风气。 现在要谈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把关口前面转移到干部选拔上来采用这个环节。 选择者采用人权本身是表示反腐败的基本方向的风向标。 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干部评价机制,全面考察和审查干部,避免在审查过程中出现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必须实现选拔过程的透明化和完全的干部选拔问责机制。
“上述要点行业和重要环节的腐败问题其实是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公众诟病的地方,在监督管理行业需要更加深化的制度改革。 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同时,也要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微观运营的分离。 ”庄德水说,处理这些腐败问题,最核心的是依靠体制和机制的改革,真正把政府部门的权力关进笼子里。 这里提出的改革一方面包括政府部门自身的改革,另一方面包括市场的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的运作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的决策性作用。
“长期以来,要点行业和重要环节的腐败问题需要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和体制内监督,如纪检部门的监督相结合,使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一致。 要鼓励群众通报和暴露腐败问题,及时发现这些腐败问题,及时处理,使之能成为绝后的患者。 ”杜治洲说。
标题:热点:中纪委为何紧盯这几个行业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2/29329.html
上一篇:热点:惩治基层腐败须铲除那些毒瘤
下一篇:热点:坚决遏制腐败增量成反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