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我的名字叫“太和”
本篇文章1450字,读完约4分钟
太和县在被综合“一票否决”后,痛苦地抓住整改,最近成功地“摘下帽子”。
□高山松
我的名字叫太和。 我住在黄淮海平原和淮北平原的边界,安徽省西北部。 我家面积1822平方公里,有31个乡镇的兄弟姐妹,176万人。 我很有名,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故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故乡。 我一直做医药和发产品的生意,生意很好,在全国也占一席之地。
今天先谈谈我建设平安的房子。
故事的背景是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因此去年3月直接与安徽省综合治委商谈,实施了“一票否决”。 从此,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整改的巨大压力压在我头上,我就像针毡一样。
面对落后,知耻落后。 问题发生在虚伪干中,消灭问题必须认真做。 感到疼痛后,家属的统一整改意见是:积极标本与治疗、全面发力、被动,紧紧围绕平安家建设,抓住“8158”工程这一整改方向盘,以“摘帽”为前提,通过“创优”转移、到达。
依靠大人物,家和万事兴。 大家的事,大家要做的大家的事,一边商量一边做。 平安是全家受益的最大公约数,应该大家共同治理。 为了让所有人参加,我们实施了“大扬声器”工程,打开“平安之声”栏,广泛宣传“家与万事兴”,提高平安建设的认知度,将团结、和谐、平安理念融入所有人的血液,埋在骨子里,平 过了一段时间,家里为平安建设增光添彩的人变多了,支持的人变多了,大家手牵手,心连心共同接受了治疗。 年,我们矛盾纠纷的调解成功率接近95%,社会治安满意度大幅提高。
如果瞄准问题的目标,缺少的东西什么都可以弥补。 修正能否成功,重要的是能否凑齐综合治疗工作的短板。 因此,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推进综合治疗中心的标准化建设,补充综合治疗阵地不足的短板。 推进“天网工程”“地网工程”和新闻化平台建设,补充综合从事新闻化、智能化不足的短板。 推进队伍建设,弥补人员老化弱化带来的力量不足的短板。 推进四级“网格化”建设,补充责任和压力不足的短板,在很多管理下,全面出力,把有关工作都做细。
享受感动,做普通的事。 动员所有人实际工作是最重要的。 在修正过程中,家里面对火灾中的煤气罐随时爆炸的危险,不顾生命危险,说:“快闪吧! ”他喊道。 无忧无虑地箭射进火海,拿着灼热的气罐跑到村子外面后,谁想马上回来救火? 他是我家人贾子来。 寒冷的早晨,无视刺骨的冰冷河水,本能地跳进河里,拯救滑倒落水的老人,他是谁? 他是我家人的牛明远。 早上、中午、深夜,在大街小巷总是看到很多人忙碌的身影,多次重复说明和说服这种“懒惰”的工作手段,依靠这种柔软的做法,不遵守规则的商人开始“对不起”,配合行动,文明之路成为“文明” 他们是我家人的“城管人”。 这样的人和事,还有! 还有很多。
创造美好的生活,一直做下去。 一份汗,一份收获。 年9月安徽省委政法委组织的14个县市对社会治安大众的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太和居第一位。 “脱帽子”快到了。 关键是“脱帽子”后要做什么。 你要怎么做? 家人的集体意见是适应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综合治疗工作者不撤退,机制不废,多投资,力量不减。 今年,推进国家级综合治疗中心建设、“雪亮工程”建设等事业,目标是矛盾纠纷解决率达到98%以上,更好地确保社会治安。
“一票否决”的打击很痛,痛就通,不痛就通。 太和面对问题,从整改出发,但决不停留在此。 我们有能力,比建设家园更和谐和平,讲讲太平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传递“医药高地,诗画太和”的平安之声。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纪委。 本文是安徽省综合治的“共同治共筑平安家”征文一等奖)
标题:热点:我的名字叫“太和”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1/29120.html
上一篇:热点:法官,我总是想起您
下一篇:热点:冰川下的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