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我与《法治日报》的三个故事

热点:我与《法治日报》的三个故事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21阅读:

本篇文章1465字,读完约4分钟

□梁军

光阴如箭,岁月如纺锤,不知不觉我已经在职场信息普及职场工作了23年。 23年来,她教育我成长,进步,前进。 她是法治日报。 今天和我谈谈法治日报。

热点:我与《法治日报》的三个故事

故事之一,幸运地成为了《法治日报》特约撰稿人。 第一次知道《法治日报》(当时是《法制日报》)是在1997年秋天。 那时,由于工作需要,我从基础法庭来到市法院办公室负责推进工作,从此与《法治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阅览《法治日报》是我每天的必修课。 看到优秀的情报作品,我剪下来,分别贴在剪报簿上,准备以后重读。 有一次,我看到《法治日报》招募特约撰稿人和特约通讯员的新闻,试着发了三篇发行给报社的作品。 经过审查,我幸运地成为了《法治日报》的特约撰稿人。 收到报社的证明书后,我没说什么高兴的话,读写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后来,我多次让她当师傅,认真研究上面的文案,写作能力越来越高,看报的稿子也越来越多。 这几年,我在国家、省、市级媒体上发表了成千上万的作品。 收录的《枣阳法官节前给我寄了赔偿金》《枣阳法院司法确认最快3小时》《让盲人也看到司法公正》等情报作品在《法治日报》等媒体上发表,传达了正能量。 应该说这多亏了《法治日报》这个无声的良师益友。

热点:我与《法治日报》的三个故事

故事之二是刊登在法治日报上的多部作品获奖。 什么事都是第一次。 我的第一部获奖作品发表在法治日报上,她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和自信。 1997年8月,法院新领导班子严厉逮捕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审判工作比较有效地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我得知这个消息后,深入采访了有关部门,把原稿送到了报社。 半个月后,《法治日报》发表了这篇稿子。 出乎意料的是,这部作品于1998年10月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系统法制推进优秀作品二等奖。 收到荣誉证书,领导和同事都为我高兴,鼓励我。 1998年5月,枣阳市59户农民因购买不能孵化的土元虫种苗,损失了7万多。 这件事判决后,我根据这个范式写了原稿。 投票给法治日报的周末特辑部,编辑收到原稿后打电话,提出了评级意见。 之后,我对原稿进行了多次编撰。 那一年的7月3日和10日,《法治日报》的6版以“土元虫难成虫”为题,分为“模范篇”“审查篇”进行了发表。 没想到这篇稿子2000年9月在湖北省高院被评为全省法院系统法制推进优秀作品一等奖。

热点:我与《法治日报》的三个故事

故事的第三个是第一次接触《法治日报》的总编辑。 1999年6月,《人民法院报》和中国信息文化促进会共同举办了信息业务培训班,湖北省高院派遣了4名基础法院同志参加。 在这次训练中,我有幸听了时任法治日报总编辑陈应革等人的老师讲课。 在课堂上,陈总编通过扎实丰富的复印理论基础和多年的编辑写作经验,结合法制信息的普及实例,从法制信息的概念、优势、功能以及法制信息从业者的责任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解。 放学后,陈总编又邀请全体学生到法治日报社做客。 在参观座谈会的过程中,陈总编阐述了《法治日报》的光辉历史,耐心回答学生们的问题,希望学生们在《法治日报》上写新闻发布稿。 学生们拿着陈总主编的《加入法制信息》一书要求签名时,他很满意,谦虚地写道“某某同志指出”。 短暂的美好时光,今天想起也忘不了。

热点:我与《法治日报》的三个故事

走过来,有今天的收获。 我觉得和法治日报有着分离的联系。 我不记得现在在法治日报上发表了多少篇原稿,但我深深知道法治日报实现了制作信息的梦想。

热点:我与《法治日报》的三个故事

春风雨后,盛世欢腾。 今年是法治日报创刊40周年,作为忠实的网民和作者非常兴奋。 借此机会感谢编辑老师对我的关心,衷心祝愿《法治日报》越做越棒!

热点:我与《法治日报》的三个故事

(作者是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法院专业的推动员)

标题:热点:我与《法治日报》的三个故事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1/2901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