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游戏监护同样需要权利思维

普法:游戏监护同样需要权利思维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7阅读:

本篇文章770字,读完约2分钟

舒锐

最近,一个游戏网站推出了增长保护平台2.0版。 该平台除了父母可以随时监视孩子的游戏状况,提供“禁止一键玩耍”的功能外,还可以对“游戏推广长”和“构建和谐健康的父子关系”等副本进行更深入的搜索。

普法:游戏监护同样需要权利思维

父母对孩子有监护义务,在网络时代,父母的重要责任之一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性。 为了履行相关责任,父母必须拥有了解孩子游戏状况的权利和一定程度的控制权,孩子不能以侵犯隐私为理由拒绝父母的监视。 当然,孩子有权玩合理的游戏。 如果给父母所谓的“禁止一键玩耍”功能,很可能会给孩子产生强制的权力。 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父子关系的建立,也有可能强行使孩子处于危险之中,盗用父母和其他大人的身份新闻。

普法:游戏监护同样需要权利思维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该草案对家庭、学校、社会预防和参与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有很多规定。 即使该草案还处于审议阶段,游戏平台也需要以草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完成“规定动作”,同时为消灭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普法:游戏监护同样需要权利思维

每个游戏平台都需要与父母合作实现游戏监护权,履行自己的责任,同时保障孩子的合理游戏权。 首先,平台必须充分保障游戏能够实现比较有效的实名制。 其次,区分未成年人拥有的账户进行管理,规定每天最高时间,禁止上课时间、0点到8点的在线,每天以及账户设置上限。 最后,建立比较有效的监护人相关认证和新闻披露制度。

普法:游戏监护同样需要权利思维

现在父母需要输入孩子的账户、密码和孩子的身份证号码来实现相关的认证。 对许多父母来说,这显然是很难的,父母只需要进入自己和孩子比较有效的身份新闻和父子关系材料的照片,就需要进行相关认证,以调查孩子游戏的时间点和费用新闻。 只有用权利思考,平衡父母和孩子的权利,平台才能创造父母、孩子、社会多赢的局面。

普法:游戏监护同样需要权利思维

( 5月2日《光明日报》2版《规范儿童网游mo“禁止一键”事》,作者:舒锐)

标题:普法:游戏监护同样需要权利思维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7/2384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