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强化革新型国家的法治保障
本篇文章826字,读完约2分钟
王志刚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综合国力竞争毕竟是人才竞争。 谁有人才上的特征,谁就有创新实力上的特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战术科技人才、科技领导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要把这种部署牢牢把握为实施创新快速发展战术的优先任务。 一是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的战术调整,加强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调“高精锐缺”的指导,加强战术科技人才、科技领导人才、高水平创新队伍的选拔和培养。 二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战术新兴产业,支持和培养具有快速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导人才,为青年人才开辟特别的支持途径。 三是培养具有全球战术视角、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人才队伍,依法保护公司的创新利益和产权。 四是继续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向世界引进最高科学家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精确引进。 五、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提高社会整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规模大、有创新精神、敢冒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复科学技术创新和体制机构创新两轮驱动,要全速启动创新驱动的新发动机必须两个车轮协调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们要在落实的力量和做法上下功夫。 一是完全支持公司创新的普惠政策体系,提高研发费用的加法扣除、高新技术公司税收优惠、固定资产折旧加速等政策的执行力。 二是推进项目审查、人才评价、机构判断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培养专业化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完整的地域性、区域性技术市场,构建连接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技术转移网络。 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评价制度,加强创新型国家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治保障。 五、建设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
(摘自12月7日《人民日报》7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标题:普法:强化革新型国家的法治保障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7/2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