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城市治理要懂得未雨绸缪
本篇文章827字,读完约2分钟
林琳
1月2日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了两次大范围、强降雪天气过程,山西、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陕西、重庆等地区遭受低温雨雪冻结灾害。 北方的一点地区还在等待初雪的时候,南方的一点地区已经“雪势猛烈”。
有些地方暴风雪平静高效。 比如江苏南京“一夜无雪”成为“网红”,居民出行和城市运行不受影响。 安徽合肥的16个公共汽车站的天花板倒塌,很多人死伤,乡村小学的教室被雪压垮等,有些地方应对和损失不少。 据新华社报道,在暴雪灾害中安徽省有18人死亡。 像陕西西安一样,第一次暴雪后交通几乎崩溃,很多人步行上班。
应该说恶劣的天气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的转移配置,水电基础设施有可能受损,农作物有可能受害,生活用品有可能不足,人们的移动受到影响。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损失都是不可或缺的吗? 有可以减轻预防的空间吗? 同样的“出题”,在有些城市“成绩”好,有些城市“漏错”少,“重要点”少了一点,“题目”有点难,但被证明是“答题者”的水平,而不是永远解不出来。
城市公共管理离不开管理制度和机制,是紧急应对机制。 这是比较各种突发公共事项而设立的应急方案,目的是将突发公共事项的损失降到最低。 突发公共事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社会安全事等。 在地震、防洪、抗旱、禽流感流行、重大交通事故等情况下,各地将开始相应的应急应对。 这次暴雪在各地开始了一级响应,但有些地方的响应显然没有起到一个一个的作用——方案本身不是细致的科学还是不能具体执行? 还是不同团队和力量之间的合作不够? 问题毕竟在那些环节上,必须调查清楚,及时修正。 因为暴雪可能会再来,其他突发公共的事情也可能随时敲门。
那么,城市治理、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有危机意识、先进意识,不仅没有准备好,还必须适当配置准备的所有部分、细节,周到地考虑,进行适当的演习,调查陷阱不足
( 1月11日《劳动者日报》3版《雪势猛烈》是城市治理的考试问题)。
标题:普法:城市治理要懂得未雨绸缪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6/23731.html
上一篇:普法:严管处方药需有配套措施
下一篇:普法:保障隐私安全须确定新闻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