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6阅读:

本篇文章1325字,读完约3分钟

胡建淼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谈了41年的“法制”。 自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来,我谈了22年的“法治”。 1986年以来,说“五年普法”进入“六五普法”和“七五普法”,说“法”已经33年了……但是,不能说领导干部真的理解法治。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如果我们问领导干部“什么是法治? ”。 十有八九,他们回答说:法治是依法工作,违法要追究责任。 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对法治的认识不限于此。

其实,“依法工作,违法要追究责任”当然是法治的要求,但这只是法治的一小部分,只是狭窄。 如果这是法治,那就是秦始皇时代干的。 他制定了许多法律,恐吓和保护官员和人民,违反者必须追究责任。 皇权在法律之上,所以这不是真正的法治。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那么,真正的法治是什么呢?

法治是一个综合而古老的命题,自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先秦哲人提出法治并阐述其思想以来,历代思想家对这一自古以来不变的命题进行了后续探索,已经谈了几千年。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在海外,法治包括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代英国著名的自然法学家洛克和法国门德斯鸠,以及英国现代思想家哈耶克……他们有各自的学说和理论。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我们国内关于法治的理论研究也很丰富。 为法治设计了各种标准,其中李步云教授提出了10个标准。 我认为法治是一个系统,不是单一的标准。 进行测定某个国家是否处于法治状态的系统考察,首先必须考察以下几个标准。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第一,法的存在——这是法治的前提。 国家必须有法律,没有法律就谈不到法治。 法越多,国家法治化的程度越高。   

第二,法的正义性——这是法治的内在标准。 制定的法一定要是良法,恶法不是法,恶法越多越远离法治。 良法的标准是法律的文案要求满足正义性。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第三,法的至高无上——这是法治的内在要求。 法治国家必然是宪法法律至上,多次法大于权利,一项权利并不比法大。   

第四,法的默认性、公开性、稳定性、平等性是法治的适用要求。 法必须是默认的,使人们能够根据预定的法律期待自己行为的结果。 法又要公开,不公开的法律不得约束人们的行为,不知道者无罪。 法律还必须稳定。 法律不能在朝令夕改,不是公共利益,不能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恢复赋予公民的权利,公民的信赖权受到比较有效的保护。 法律是平等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存在法律适用上的特权。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第五,权利的保障性和权力的制约性---这是法治的核心。 法治的核心是规范公权,保障私权。 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尊重、不受保护的国家不是法治国家。 另外,公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的国家也不是法治国家。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第六,公正的司法和司法公正——这是法治的保障。 一个国家没有公正的司法肯定不是法治。 司法的核心价值是公正。 作为法治国家,一个是存在公正的司法机关,可以依法独立行使裁定权。 二是每个人未经合法审判都不得被定罪。 三是司法判决得到严格执行。 四是实行司法终审。   

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法治是制度、理论、信仰、精神、标准,是状态。   

法治是法治精神,这种精神由数百条法律的大体和千万条法律条文体现,如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权利义务的统一、立法先行、法律的追溯和既往、信赖利益的保护、法律保存、正当程序、比例的大体、意思自治、罪刑法的 这些精神渗透到国家的各项制度和人们的行为中,由此形成的状态就是法治。

标题:普法:法治不仅仅是依法办事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6/23426.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