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6阅读:

本篇文章2038字,读完约5分钟

程品方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法院院长

年浙江省衢州市成功批准了国家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 两年多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将其纳入“1433”战术体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试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年6月,衢江区人民法院加强了辖区内的金融机构合作,率先探索了金融纠纷的迅速处理机制。 截至2009年7月底,金融机构成功回收风险克隆250余笔,回收周期比上年下降约6个月,回收成功率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一、以前传输模式下的金融债权回收三难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纠纷开始成为增长迅速、类型化特征明显的纠纷,在以前的传统模式中,金融债权的回收存在以下三大课题。

一个是很难送货。 受以前传达的解决思路的影响,金融机构的习性是用诉讼的单一方法处理纠纷,数据显示,40%左右的借款人拒绝电话,用变更居住地等方法逃避借款,诉状复印件等重要资料无法正常送达。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二是周期长。 在诉讼过程中,相当比例的借款人无法联系,因此即使正常联系,实际出庭的比例也不高,50%左右的案件必须缺席。 也有经过诉状复印件和审判文件两次公告,比通常的民事案件至少晚6个月进入执行手续的案件。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三是报销率低。 诉讼作为处理纠纷的最后障碍,与其他解决模式相比,发起具有延迟性、被动性,各环节逐步推进,程序要求严格,便于间接逃避被告债务,前期偿还期过长,有些借款人借机延期财产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二、构筑“律师调停+司法确认”事业模式

为了比较有效地解决上述课题,衢江法院与辖区内的10余家金融机构合作,构建了“律师调解+司法确认”的实务模式,缩短了银行贷款回收周期,同时提高了回收效果。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第一种方法是债权偿还请求节点的前置。 对金融债权进行分类,a类是正常贷款,b类是风险贷款,c类是注销贷款。 银行把监督重点放在b类贷款上,借款人首次违约或还款风险暴露后,借款人在第一时间介入,与借款人达成初步还款意向(分期)。 这时借款人逃避债务的意愿还不强,也协助金融机构,协商的成功率很高。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引进律师网上调解。 贷款人和借款人达成初步还款意向后,第一时间通过设置在银行的odr平台,开始申请网上异地调整,律师调解员通过网上视频方法,银行和借款人签订正式还款协议,当事人的 调解协议达成后,引入银行动态跟踪库。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因为有必要申请司法确认。 对于纳入动态跟踪库管理的贷款,银行根据借款人的分期履行情况自主选择是否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借款人违反协议约定的,银行可以直接带着协议申请司法确认,可以将原来持续将近半年的诉讼期限缩短到2~3天。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执行措施并无缝跟进。 法院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后,第一时间移送执行,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各方检察官,同时跟进其他执行措施。

三、金融纠纷的迅速解决效果明显

衢江法院多次控诉源头管理理念,利用社会力量和新闻化手段,探索的金融纠纷迅速处置机制效果明显。

贷款回收效率提高。 新型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建立后,比较有效,多次未经公告,从贷款初次风险暴露到最终进入执行,所需时间大幅缩短,节约了金融机构的价值成本。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执行效果明显改善了。 另一方面,防止了债务人失去退路,故意隐瞒财产或转移财产的风险,偿还率提高。 另一方面,偿还协议确定了违约的结果,形成了心理威慑力,借款人的自主偿还比率提高了,到目前为止,新的风险贷款都达成了律师的调解协议,未能进入诉讼程序。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诉讼价格大幅下降。 以诉讼目标20万元金融借款案件为例,在以前传来的模式下,当事人必须承担诉讼费4300元、维护费1520元、公告费650元,共计6470元。 在新模式下,律师调解员的报酬在1000元左右,诉讼价格大幅下降。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审判资源得到了优化。 组织调整等前期工作都是由社会力量完成的,程序规范、专业度高,之后进入司法确认程序后,只需开展形式审查就可以发行裁定,本来需要专业审判小组解决的事务,现在是法官的助理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四、完全金融纠纷迅速处置机制的建议

加快市级布局。 衢江辖区内的金融机构数量相对有限,有些金融机构的风控功能在市分行,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及时总结,及时宣传。

规范事业平台建设。 金融纠纷的迅速处置机制必须利用规范的odr平台发挥方便高效的特征。 建议由金融主管部门主导,在各金融机构统一设置odr事业室,规范电脑、音响、照相机等的配备,及时开展现场参观。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设立特别运营基金。 建议由市金融主管部门主导,整合分散在各银行的法律服务,设立金融纠纷快速处置专项基金,根据各银行进入法院进行司法确认的案件数量收取一定的费用,为支付律师调解员的报酬而统一。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建立网格成员的合作机制。 金融主管部门和政法综合管理部门建议建立合作机制,将金融纠纷的迅速处置纳入网格,对银行参与合作的网格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实现双赢效果。

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加强金融大数据共享。 大数据快速发展管理局建议打破金融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互联和共享,金融机构将借款人的涉案情况纳入贷款批准环节,源头控制贷款风险。 法院通过数据观察,建议金融机构收回债权,加强投诉源管理。

标题:普法:积极推进金融纠纷快速处置机制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6/23390.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