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

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4阅读:

本篇文章1243字,读完约3分钟

唐小平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副本。


我国自1956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包括自然保护区在内的各种自然保护地超过11000个,约占国土面积的18%。 但是,这些自然保护地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顶级设计不完全,空间布局不合理,分类体系不科学,管理体制不顺畅,法律法规不健全,产权责任不明确。 旧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急需改革。

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国立公园体制,打破管理体制上按部门设置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的“九龙治水”局面,实现一个部门的统一管理。 并逐步改革了按资源类型设置自然保护地系统的方法,强调了“山水林田湖草”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比较有效地处理了交叉重叠的碎片化问题。

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


国立公园在世界上有130多年的迅速发展历史,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国立公园。 我们在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考试的过程中既重视对接国际也重视中国特色。 在试验中,中国重复国际社会关于国家公园的基本共识,以实现国家全部、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为目标,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保护。 国家公园保护生态,同时提供精神享受、科研、教育、娱乐、休闲机会,推进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等公共服务,国家直接行使事权,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


从特色上看,我国国家公园考试立足于人少、历史悠久、开发强度大的基本国情,体现了三大亮点。 一是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更严格地保护几乎维持任何自然状态的地区,保护最应该保护的地方,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产。 目前,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3%,中国推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力量世界备受瞩目。

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


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适应自然、道法自然,多个天人一起形成了生产生活模式,成为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 国立公园不仅保护大面积的自然区域,还关注这些自然区域搭载的人文因素,保护传承。

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


三、国家公园建设担负着生态保护、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改善等重任,兼顾模拟区域原住民生产生活的诉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习惯,迅速发展生态经济,使绿水青山陆续转变为金山银山

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


在国立公园建设中,必须通过“社区共管”“社会参与”解决保护与社区快速发展的关系。 根据国家公园的功能定位,确定国家公园区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边界,周边社区建设要通过与国家公园整体保护目标相协调、签订合作保护协议等方法,鼓励共同保护国家公园周边的自然资源。 诱惑当地政府合理计划在国立公园周边建设入口社区和特色城镇。 另外,应该在国家公园的设立、建设、运行、管理、监督等各环节以及生态保护、自然教育、科研各行业,积极参加当地居民、专家学者、公司、社会组织。 鼓励当地居民参加国家公园内的特许项目,建立健全的志愿者活动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国家公园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共同参与实现保护和快速发展的共赢。  

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


(作者是国家林业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标题: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4/22992.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