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守好勤俭传家宝
本篇文章1071字,读完约3分钟
向贤彪
《韩非子喻老》中记载“昔者纣如筷子,箕斗子可怕”。 商纣王请工匠做象牙筷子,大臣箕斗子很担心。 他认为象牙筷子上有犀玉杯的盘子,华美的器皿上有山海的珍味,吃山海珍味的人有琼楼玉宇,必备锦衣华车……箕子从象牙筷子上看到纣王膨胀的欲望,殷商王朝担心。 对不起,五年后,商纣王建造了一片长满肉的树林,设置了可怕的炮烙刑,流到酒池旁边,最后导致了身亡。
《左传》中有句话叫“节俭,德之共也”。 奢侈,邪恶的大也”。 节俭是所有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所有恶中最大的恶。 古今东西,节俭兴奢败的例子数不胜数。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奢侈的阀门一打开,一种欲望就会激起另一种欲望,一种贪婪就会延续另一种贪婪。 结果,必然难以满足欲望,自取灭亡。 因此,崇俭戒奢作为人类的施政之道,在从中国传来的文化中经常被提及。 根据《贞观政要》,大理丞张富古在奏章《大宝箴》中说“住不准膝盖,不适合吃”,理解这个道理,建设“瑶台琼室”,做什么样的“恶丘酒池”,都是浮云。
中国共产党深入了解历史的迅速发展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深刻总结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继承了中国优秀以前传下来的文化,创立和发扬了崇尚节俭奢侈、戒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抗战时期,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考察,在重庆看到国民党达官贵人在民族危急关头,依然沉浸在灯红葡萄酒绿、歌舞豪宴中,说“前方紧张,后方紧张”。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可以看到官兵一致,共同痛苦。 他们生活简朴繁荣,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对此,陈嘉庚痛斥国民党腐败奢侈,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身上。
斯诺在《红星照亮中国》中,不仅描述了共产党的坚韧和执着,还展现了他们朴素节约的生活风格。 林伯渠眼镜的脚凳已经断了,用绳子系在耳朵上。 彭德怀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另一件是收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红军大学以窑洞为教室,以石砖为桌椅,以石灰泥粉刷的墙壁为黑板,学生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用作课堂笔记。 斯诺在中国共产党那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中,感受到了延安这块土地上的活力。
从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从奢侈进入节俭很难。 勤俭建国,永远是箴言。 回顾历史,从“两个必然”到中央八项规定,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侈快乐。 这种精神和作风,使人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无私和伟大,使人民更坚定地听党的话,给了与党同行的决心和自信。 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保持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性,节俭立身,节俭养德,造就节俭戒奢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好好拥有勤俭这个家宝,好好弘扬。
标题:普法:守好勤俭传家宝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4/22991.html
下一篇:普法:让保护与快速发展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