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雪兔子”应成濒危植物保护课
本篇文章835字,读完约2分钟
谭敏
最近,综艺节目的嘉宾在高原上采摘罕见的植物水母雪兔继续受到关注。
水母雪兔生长在海拔4500-5000米的高原上,数量很少,濒临灭绝。 《国家要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上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目前名单尚未正式公布,采摘行为不违法,但濒危植物可以这么简单地采摘,但为植物保护敲响了警钟。
其实,这不是雪兔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去年8月,一位美食博主在海拔4500米的室外发表了摘雪兔煮泡面的视频,也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次综艺节目更引人注目。 节目组回应说不是实际采摘的,只是工具,但也能看出保护濒危植物的困境。
正如专家所说,保护植物往往比保护动物更难。 同样作为生命,人们容易对动物产生爱情,容易流泪的黑熊,带血的狐皮,唤起人们的关怀。 但是,植物不怎么有这种感觉。 即使稀有植物被采摘,惹专家生气和心痛的情况也在增加。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植物和动物没有变化。 特别是在高原,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一株植物的异常采摘有可能破坏周边环境的平衡。 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对综艺节目的嘉宾来说,可能缺乏对濒危植物的理解,不认识水母雪兔,只是根据节目组的要求行事,被谴责看起来有点不公平。 但实际上如果水母雪兔已经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采摘行为就是违法行为,即使没有主观故意也要受到处罚。
在网上搜索,很难找到相关报道。 例如,年河南大学生挖鸟16只被判处10年半,因为不是普通的鸟巢,而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的巢。 年一农民因挖了三朵玫瑰而被判刑等。 他们中有些是故意犯的,有些不知道却进了监狱。 前车之鉴值得反省。
为了加强濒危动植物的保护,除了事后处罚外,还应该加强科学普及的推进,防患于未然。 因为如果动植物死亡,引起生态的严重破坏,惩罚就没用了。 我希望关于水母雪兔被摘的讨论能成为濒危植物的常识普及课。 让你拥有敬畏自然的心,即使去了没有人迹的地方也只留下脚印。 否则,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动植物,还有可能伤害自己。
标题:普法:“雪兔子”应成濒危植物保护课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4/22862.html
下一篇:普法:是时候更重视“颜值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