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不能让贸易壁垒成为病毒“保护伞”
本篇文章1642字,读完约4分钟
王辉耀
由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恐慌扩大了贸易保护主义,世界市场供需平衡的问题日益严重。 3月30日晚,二十国集团( g20 )贸易部长应对新冠召开的肺炎特别视频会议,根据会议后发表的声明,应该采取开放的经济贸易政策,降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对抗全球疫情需要全球合作,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能成为病毒的“保护伞”。 推进贸易自由化,保障各种抗疫物资、食品和生活物资的全球供应平衡,对控制全球流行至关重要。 4月1日,笔者所属的全球智囊团( ccg )举办了“疫情下的中国与世界”系列网上研讨会第三期“世界疫情对策:跨国公司的作用”,许多外国商会主席和相关专家参加了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各国应该降低各种贸易壁垒,加强防疫合作。
国际贸易在全球资源调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由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美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的医疗物资不足还没有缓解。 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在g20贸易部长会议上建议,各国应该加强防疫物资的国际合作,共同保障各国人民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 疫情对策应该放在各国事业的第一位,如果因为贸易壁垒世界防疫物资不能顺利流通,客观上就等同于促进病毒的扩散。
不仅是医疗物资,疫病期间的粮食等生活基本物资的供给不足也令人担心。 去年以来,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不断。 澳大利亚持续的月余大火、东非响起的蝗虫灾害警报、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必须发布粮食出口禁令,以免引起高度警惕。
历史经验和相关研究表明,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不是处理全球物资供求不平衡的良策。 相反,由于乘数效应,商品价格可能反而上涨。
从现实的立场来看,无论是医疗资源不足还是粮食不足,最大受害的都是疫情中最需要支援的迅速发展中国家。 如果不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疫情期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以及逆全球化思潮,在疫情结束后也有可能继续奇怪。 如果经济全球化倒退,全球经济不仅难以复苏,还可能引起新的未知风险。 因此,各国有必要从长期的视角展开防疫合作,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
第一,支持世界贸易组织( wto )参与全球防疫协调,推动疫情期间各国降低防疫医疗物资相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于3月25日发表了录像演说,指出贸易在疫情应对中发挥重要意义,能够保证基本的生活用品和服务、医疗用品和设备、粮食和能源的有效生产和供给。 尽管世贸组织存在亟待改革的问题,但在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减少各种贸易壁垒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紧急情况下,定于今年6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第12届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考虑到采用视频会议方法提前召开,促进全球紧急医药物资供应链合作,制定免疫物资贸易便利化政策制度
二是逐步发挥二十国集团( g20 )合作机制的协调作用,同时采用宏观经济政策组合防范世界经济风险。 前几天,g20主席国沙特阿拉伯主办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的视频会议同意,尽快制定了“g20对应新冠肺炎行动计划”。 g20贸易部长在新冠肺炎特别视频会议发表的声明中建议加强全世界的合作减轻疫情对贸易的影响。 这些都是g20真正体现振兴世界经济作用的实际行动,将来需要迈出更坚定的步伐,推进疫情后世界经济的恢复。
第三,加强中美合作,继续推进中美经贸谈判。 作为在这次疫情中受到重大冲击的国家,中美两国必须有充分的合作动力,在疫情下就双方履行中美经贸第一阶段协议各自义务的具体方案进行积极协商。 为了一些分歧拒绝合作,不能给两国带来任何利益。 中美两国通过合作抗击疫情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共识,有助于推进后续中美经贸谈判,稳定世界自由贸易秩序。
全球疫情应对挑战呼吁全球疫情应对合作,但这种合作不仅应该落到表面,而且应该落到实际行动上。 设置贸易壁垒,关闭边界,推进保护主义,只会恶化全球防疫物资的供求平衡,上升全球物价,扩大恐慌。 世界疫情对策需要推进自由贸易,疫情结束后,世界贸易合作的步伐也不会停止,各国必须长期艰苦努力,共同构建经济全球化新秩序。
标题:普法:不能让贸易壁垒成为病毒“保护伞”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3/22439.html
下一篇:普法:全球疫情让地缘热点集体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