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赠一还六百”,善意传播文明

普法:“赠一还六百”,善意传播文明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2阅读:

本篇文章920字,读完约2分钟

杨朝清

据宁波日报报道,宁波市公共汽车集团天水家公共汽车站最近出现了一个温暖的一幕,一个叫“耶”的女性从私家车上放下三包口罩,调度室的员工想交给819路公共汽车司机。 在包装袋外,邬特意附上便条,写着“为了善小,为了819号司机好啊,温暖的人温暖自己的城市……”。

普法:“赠一还六百”,善意传播文明

公共汽车是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乘客戴口罩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公共安全。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有些乘客由于粗心而忘记带口罩,或者不小心把口罩弄丢了。 坐车第一次找到忘记带口罩的邬先生,遵守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准备转身下车。 值班公共汽车司机赶紧叫住她,拿出自己的备用口罩给她,处理了她的燃眉之急。

普法:“赠一还六百”,善意传播文明

对于忘记带口罩的女性乘客,公共汽车司机不是无视或坚决驱赶,而是改变主意尽善尽美,把自己的备用口罩给了乘客。 这不是公共汽车司机的义务,而是体现了他的责任负责人。 感激的女客人扔进桃报李,发表了“口罩礼物1~600日元”的好话。 懂得善待陌生人的人文环境当然会给大家归属感和承认感。

普法:“赠一还六百”,善意传播文明

在杭州,公共汽车司机借了伞给“新杭州人”后,这个男人的乘客点了100把爱伞送到公共汽车企业。 “借伞一百”和“赠送口罩一六百”不仅是感谢的反馈,也是善意的传播。

普法:“赠一还六百”,善意传播文明

有些乘客忘记带伞,有些乘客可能忘记带口罩。 在自己心中为陌生人留一个地方,想要大人的美丽,就可以让彼此的心变得明亮一点温暖。

社会潮流加快,我们总是置身于周围是陌生人的环境中吧。 在大学食堂,有一次笔者忘了饭卡,一个陌生的老师刷卡,我拒绝给他汇款。 在校园里走着下大雨,不认识的同学邀请我一起打伞…。 从别人那里传达“温柔对待”的好意。 我也把口罩送给路人,看到别人需要帮助,自己帮忙。

普法:“赠一还六百”,善意传播文明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应该是冰冷的冰,如果人们总是能感受到别人的善意和温暖,这个城市当然会有格调和品位。 城市的核心是人,不仅增强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价值实现之路,也不能忽视提高城市精神之美和人文之美。 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不仅与平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有关,也与人的停留有关。

普法:“赠一还六百”,善意传播文明

毕竟,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城市文明的浸润和滋养。 “口罩赠送一还六百”看起来像是“小善”,但实际上随着细节的推进,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人在增加。

标题:普法:“赠一还六百”,善意传播文明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2/2195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