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普法: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1阅读:

本篇文章1219字,读完约3分钟

张述存

公安部的数据显示,1亿以上的农业转移人口自主有序地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年的35.93%提高到年的44.38%。 1亿人的定居任务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新型城市化效果明显缩影。

普法: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们这样有十几亿人口的快速发展中国家实现城市化,是人类快速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与农业现代化互补、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宏观布局,以习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新的城市化,新事物以人为中心,重视提高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重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重视环境的宜居性和历史语境的传承,重视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普法: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 “十三五”时期,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站取得了新的起点,取得了新的进展,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首先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成为“十三五”期间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器”。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制度、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健全。 城镇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市质量和功能稳步提高。 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县城市化短板得到补充,城乡融合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成果表明,以人为本的新城市化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创新实践。

普法: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城市化的目标是正确的,方向正确,走新路,有助于释放内需的巨大潜力,阐明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到年底,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变了以往城镇化粗放式快速发展的问题,正在走向质量提高的阶段。 另外,要看到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今后某个时期会上升。 现在城市化行业还没有根本处理一些长时间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质量必须进一步提高,有些城市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全提高。 我国还面临着协同推进新型城市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快速发展的历史任务。 这些现实因素意味着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发挥特点,弥补短板,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坚定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

普法: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习大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强调:“要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方便居住,成为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空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作出了重要部署,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等。 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快速发展出发,借助力量,为了势利,新型城市化一定能惠及越来越多的城乡群众,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普法: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作者是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题:普法: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1/2177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