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本篇文章1206字,读完约3分钟
陆敏
最近,中小银行纷纷补充资本金引起各方关注。 4月17日,成都农商务宣布将完成20.5%的股权转让。 同日,甘肃银行也公布了定向增发的具体方案。 中小银行为什么最近在补充资本金?
据笔者注意,首先为了预防疫情,服务公司需要重新生产。 我国目前有4000多家中小银行,资产总额约占整个银行系统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银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中小微型公司服务、“三农”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状况持续好转,许多公司开始再生产,作为服务中小微型公司的主力军,中小银行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需要补充资本金。 对此,4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表明,逐步降低中小银行的准备金率监督管理要求有助于释放越来越多的信用资源,提高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
其次,中小银行本身也补充资本金是风险对策的需要。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表的报告显示,一些中小银行出现的局部、结构流动性风险,本质上是真正资本水平不足引起的市场选择的结果。
受到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受到了一点大的影响。 特别是贷款集中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饮食、旅游娱乐等产业的银行资产质量受影响很大。 中小银行的顾客以中小企业为中心,但对中小企业整体风险的抵抗力很低,首次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 另外,由于监管要求和经营范围的限制,中小银行贷款与所在地产业结构高度相关,贷款集中度高,也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
现在,中小银行通过ipo (首次公开募捐)、定向增发、可持续债务等多种手段补充资本。 可持续债务发行主体扩大到农业商务。 据笔者统计,除少量上市的中小银行外,大量非上市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还很少。 最近,许多中小银行暴露了不良率上升、资产负债结构失衡问题,制约了其服务公司的再生产能力。 另外,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面临着单一、利息差被压缩、利润急剧减少的困境。
除了已经上市的中小银行外,许多非上市中小银行需要市场资金的关注。 目前金融监督机构鼓励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资产,进行实际资产分类,增加准备金和利润保留,增强银行的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 有条件的中小银行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和无固定期限的资本债券、二次资本债务等方法,也可以扩大补充资本的途径和方法。
面对资本金困境,各地也要探索多种玩法提高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力,增强风险和信用投入能力。 已经成功的经验表明,各地可以向一些高风险中小银行注入资金和可变资产,或者通过国有资本运营企业的筹资方法向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中小银行也可以尝试降低门槛,积极引进外部资金。 根据银保监会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符合现在条件、有实力的民营公司和外资机构可以参与中小银行改革的重组。 有资本金不足风险的中小银行必须万事俱备,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强对风险的抵抗力,为公司的再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
标题:普法: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1/21634.html
上一篇:普法:选准财政政策发力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