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别掉进诊疗项目泛化滥用的陷阱
本篇文章650字,读完约2分钟
时本
江苏淮安的22岁男性身高不足1.8米,自卑,在海外接受截骨手术后,两脚严重感染,不能走路,面临终身障碍,正在淮安接受治疗。 据说“断骨提升手术”在网上爆炸,特别受青少年欢迎。 ( 10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增高手术”的正式名称是“肢体延长术”,是特殊的矫正手术。 有些患者因先天性畸形、外伤、肿瘤、感染等原因引起骨缺损或肢体不均匀长度,需要通过肢体延长术矫正,但采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原国家卫生部于2006年发出通知,要求严格管理肢体延长术,确定肢体延长术是骨科临床治疗技术,不属于医疗美容项目,医疗美容机构不得开展这一技术。
但是,只适用于极少数患者的“上升手术”总是包装在一般适用的整形项目中。 医美机构看到商机,对比地发表了手术的增加项目,赚了很多钵。
“增高手术”被泛化和滥用,对健康危害很大。 有些医美机构由于手术水平低、消毒措施差,无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护理和康复设施也不完善,导致手术失败,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淮安这个男人的教训非常深刻,一些落入手术陷阱的人,不仅无法实现“长高”的梦想,而且不值得付出一生的代价。
为了将诊疗项目使用在合适的地方,需要严格限定诊疗项目的适用范围。 “高手术”等适用范围狭窄的诊疗项目被炒了,不能忽视人们的健康损害。 管理这种现象,除了人们提高健康素养和识别能力,不被诊疗项目美丽的外包装所迷惑外,还高度重视诊疗项目在非医疗机构的滥用现象,完善规则,加强监督管理,把稍微容易利用的诊疗项目关进技术的笼子,进行严格的监督
标题:普法:别掉进诊疗项目泛化滥用的陷阱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9/2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