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让更加多年轻人愿意回乡村快速发展
本篇文章767字,读完约2分钟
扶青
“青年农民是国家的希望,现代农业研究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 ”不久前,袁隆平院士呼吁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投身农业,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
我不知道你是否观察到了吗? 现在在地里吃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他们希望出去做外卖员、家政工、月嫂等工作。 新一代农民工的选择并不表明外界有多好,种地的性价比非常低,与诗意田园相比,生存的困境可能更明显,辛苦种植一年,有可能赚不到比打工更多的钱。 所以,很多人不得不收拾行李离开家乡。
如果我们的农业还是“用力”,年轻人流向大城市的趋势不会改变。 为乡村振兴“储蓄能力赋予”,必须振兴产业,引起人才回流,使乡村找到良性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 产业振兴的破局之路隐藏在袁隆平的号召中——现代农业不再是“石器耕锄”,而是依靠各种高科技,其生产效率更高,市场潜力极大。
农业根据ai、5g、物联网而彻底变化,荷兰、以色列就是最好的例子。 荷兰的面积只是重庆的一半,但80%的农民已经采用了gps系统,农产品出口额仅次于美国。 同样,以色列沙漠占一半以上,但在这个国家使用“滴灌”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了95%以上的水利用率。 它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大量出口水果蔬菜,创造了世界闻名的农业奇迹。
如何把消灭贫困的攻防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明确了加强农业和科学技术的融合,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植最好的粮食的路径。 近年来,无论是“1号文件”还是政府的实务报告,都多提到了“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各行业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特别是出现了很多这样的EC平台,农业生产方法天翻地复。
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战摆脱贫困的一年。 现代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广阔的天地大有可能。 袁隆平的呼吁是对农业变革的鞭策,也是对广大青年的激励。 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密码掌握在我们手中,只有突击才能得到更好的未来。
标题:普法:让更加多年轻人愿意回乡村快速发展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9/20605.html
上一篇:普法:平凡人也能成为真英雄
下一篇:普法:“嫉恶如仇”不能用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