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农村养老从何破题?
本篇文章816字,读完约2分钟
许晓芳
在最近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农村养老峰会论坛上,来自政府、学术界和公益界的人提出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是养老事业中的短板。
现在许多老年人留在农村,我国老年人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我国总人口的城市化水平。 而且农村老龄化挑战更严峻——全国农村空巢老年人家庭比例达到30.77%,空巢独居现象严重。 受自己支付能力和家庭照顾能力的制约,农村老人享受的社会资源和养老服务也与城市老人相距甚远,医疗、食物、居住、使用、进行、娱乐等各方面可能不平衡。
认识到农村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有克服难题的紧迫感和比较问题寻找方案的信心和勇气。 既然农村养老问题与城市不同,就不应该照抄城市养老的道子,要结合实际建设有农村特色的养老方案。
首先,农村乡土情结相对浓厚,即使有条件,很多老人也不愿意远离自己家的“一亩三分”选择社会养老。 由于空巢独居现象的普遍,“养育养老”以前的传人模式虽说难以持续,但乡土人情等情感联系也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为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互联网补助的新养老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人不想去的话,就加把劲吧。 例如,近年来,“妇女老乡”养老模式得到了很多推广。 这个由政府主导、基金会资助指导和专业孵化机构管理的养老模式,使社会工作者介入养老事业,培养当地社会组织形成内生力量,整合农村资源服务农村老人,促进了农村养老事业的迅速发展。
另外,由于生产生活压力大,农村空巢老人的诉求与城市空巢老人的优先顺序相反:对经济支持和照顾的诉求明显高于精神、心理慰藉的诉求。 这要求有关部门加强政策诱惑和财政倾斜,增加财政投入,鼓励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养老问题的处理。
积极提出“治病方法”,“治病方法”的策略也要提高日程。 农村养老问题,根本还是迅速发展的问题。 为了使农村养老服务摆脱“救济性”的标签,需要充分发掘农村快速发展的潜力,通过迅速发展产业、推进城市化等手段把输血变成造血,农村老人不再为空巢独居担心,真是养老的吉利
标题:普法:农村养老从何破题?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9/20463.html
上一篇:普法:别把大数据用来“杀熟”
下一篇:普法:用自重自律呵护体面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