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西南政法大学校训

普法: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西南政法大学校训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0-12-26阅读:

本篇文章692字,读完约2分钟


“博学笃行”取自优秀古来的文化典籍。 《礼记中庸》:“博学的、审问的、慎重思考的、辨识力的、笃行的”、“论语子张”:“博学与笃志、切闻与近思”。 今天,我们可以给它赋予新的意义。 “博学”意味着广泛学习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各种知识。 “海纳百川,容乃大”只有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更好地掌握法学知识,做好法学大家。 “笃行”是指重视实践,多次实践。 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理解理论,深化理论,升华理论。 “博学笃行”汲取了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精粹,具有时代气息,展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

普法: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西南政法大学校训


《厚德重法》不仅体现了以前流传的文化与时代号召的结合,还体现了西南政法大学的学业指导思想,强调了学业特色和学业目标。 《易经》:“地势坤,君子用厚德搬运行李”。 “厚德”为人厚道,即心胸宽广,与人行善。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究其根源,道德是内省自觉的价值力量,法治的真正实现要以道德为基础,社会道德水平决定法治的面貌,法治建设一定要与道德建设相结合。 法治思想是荀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法者,治端也。 ”“至道大型,隆礼至则国有常。 》(《荀子君道》)法治理论也是韩非思想的核心。 法治德治是相辅相成的,德法结合,厚德重法是时代的呼唤,是法制的迅速发展。 总之,《厚德重法》不仅体现了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政法类学校的学业特色、学业目标,还适应了时代的号召。

普法: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西南政法大学校训


“博学笃行”与“厚德重法”的关系:政法大学中“德”“法”在“博学”的肥沃土壤中成长,在“笃行”的平台上成熟,没有“博学”的坚实基础,“”“博学”“笃行”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德”、“德

普法: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西南政法大学校训

(文案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标题:普法: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西南政法大学校训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6/19360.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