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0-12-24阅读:

本篇文章3098字,读完约8分钟

  

李博

1948年秋天,解放战争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出身清华,执教北大的钱端升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在哈佛大学讲课。 他拒绝了好朋友建议在美国教书的建议,于1948年11月回到北平,被推上了北大法学院院长。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钱端升( 1900年—1990年),字寿朋,中国现代有名的法学家、政治学家、中国比较宪法的创始人、现代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主要起草者之一,《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宪法》的作者钱端升的名字也将镌刻在中国宪法史上。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钢结构铠甲是国家的发声

钱端升1900年2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今上海闵行区曹行乡)钱家塘。 他从小在补习班学习,熟读前传古典,然后跟着从上海圣约翰毕业的补习班老师学习数学、英语、史迹等新学科,兼具从小以前传下来的文化和新学问的基础。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钱端升17岁进入清华大学,19岁被选为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深造于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分别获得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1924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大学任教,发表了政治学、比较宪法等课程。 钱端升投身教育事业,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告诉学生。 他更关心时事,牢记祖国的命运,以铠甲钢结构的实际行动成为学生的榜样。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1938年,国民政府计划设立国民参政会,钱端升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之后连续被选为第二、三、四次参议员。 在参政会上,钱端升与张奕若、罗隆基、周炳琳一起多次起立提问,蒋介石成为最害怕起立提问的参政员。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这四位教授政治角度不同,但讨厌腐败和独裁,以民主为目标,精通西方民主进程。 即使蒋介石住在二战中国战区的总司令官,也依然要收敛。 ”。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1945年,中日战争胜利之际,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进行了谈判。 为了反对内战,1945年11月25日,西南联盟在图书馆前举行了“时事派对”,约6000名各界人士前来听演讲。 钱端升以“对现在中国政治的认识”为题发表演说,得意洋洋地说“内战一定会毁灭中国”“需要联合政府”,国民党当局出动军队阻止,开枪威胁。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子弹从他头上飞过,钱涨了也不在乎,继续自己的演说。 之后,学生回顾说:“这个场景应该是大学史上最美好的一夜,告诉了我什么是人的尊严和知识分子的尊严。” 国民党的特务是给金端升送子弹威胁他,但金端升从来没有退缩过。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中国政治学和比较宪法学的先川

钱端升对政治学的研究重点是政制和实际运作,晚年他评价说:“在政治学的研究中,我把各国的政治制度及其运作作为我的首要课题。” 他的研究侧重于比较政府和宪法的研究,开辟了比较我国政治研究和宪法学的先河。 这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海外留学经验,包括当时哈佛大学的校长罗威尔、他的导师门罗等对他的影响。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钱端升独创地活用了“法律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把政治学研究集中在各国宪法的研究上。 他的博士论文《议会委员会:比较政府研究》以英美法德四个国家议会中的委员会为研究对象,从宪法入手,重视政制的实际运作,通过比较研究,总结了共同的优势和变化趋势。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之后,写了《德国政府》和《法国政治组织》(后修订再版,改名为《法国政府》)两本书。 在这两本书中,金端升充分利用了比较研究的做法,论述了两国政府的实施情况。 陈之迈在《德国政府》一书中充分肯定了重视事实研究的想法,认为“看执行经验……是幸运的佳作”。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1936年至1937年,钱端升在南京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系行政研究所工作。 这个时期,金端升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中国现代政府和行政,更加重视实践方面,最终完成了《民国政制史》一书。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1938年,他在与王世杰合为一体的《比较宪法》一书中,比较研究了当时西方各国的宪法状况和宪政理论以及清末以来的中国宪法趋势,开辟了以个人基本权利为基点的宪法研究路径,对中国宪法学的迅速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1947年底,钱端晋升为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上“中国政府和政治”课。 用那本英语写的同名著作至今仍是哈佛政治学必读书。

钱端升构建了中国现代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奠定了科学化、体系化的快速发展方向。 由于“研究比较政治制度和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方面的优异成果,钱端升于1948年被选为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在民治和独裁之间徘徊的政治思想

使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是政治学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宪法的核心问题。 在民国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民治是独裁的话题备受关注,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钱端升是非常受西方价值观影响的人,回国后立即支持民治,强调了监督和舆论自由的重要性。 他对平民政治的作用有非常大的自信,坚决反对独裁。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但是几年后,他的思想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他在1934年发表了“民主政治和平”吗? 极权国家和平? 》认为,“民主政治衰退和独裁制度的比较成功绝非一时的偶然,而是近代经济制度带来的必然趋势”。 而且,我认为如果避免独裁的话,民治时代的零散生产制度是无法纠正的。 另外,中国有能力,需要理想的独裁,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中国成为有相当实力的国家。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这种变化来自1924年到1934年钱上涨回国的这十年。 当时的中国硝烟弥漫,军阀混战和派系纷争从未停止。 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中,他目睹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犯和中国无力的现状,同时由蒋介石创立的国防计划委员会负责国际关系方面的调查研究,因此他对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政府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钱端升为巩固中华民族向极权政府寄希望。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但是,进入抗战时期,他对这个议题的态度再次发生了变化,开始积极强调民主和自由的价值。 因为这种转变在体制上与英美基本一致,期待在抗战中得到英美的支持。 因为对战后祖国制度建设的长期考虑。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民国时期的中国,一直处于动乱之中。 这个时期知识分子在战火中多次研究的所有理由都是希望能找到祖国的强大道路,除了对学术有理想。 钱端升也是如此。 他的思想看起来在民治和极权之间不断游离,我想为中国提供最佳的制度设计。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致力于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1954年,钱端升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的顾问,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 作为宪法学者,他关注宪法复制关于公民权利自由的规定,在宪法草案的结构、大体、条款以及政府部门组织、职权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有价值的意见,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发表作出了重要贡献。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新中国成立后,金端升为外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才能。 钱端升担任外交部专业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外交部法律顾问、外交学院教授、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等职务,1953年贺龙领导的中国人民第三次参加朝鲜慰问团,担任第一分团长,1954年和1955年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钱端升的政治生涯备受关注。 但对他来说,他的首要工作是“学习、研究、讲授政治学,从事政法教育”。 留学回国后,他主要以教师为业。

1949年5月,钱端升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1952年,高等教育部做出设立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的决定,他建设了北京政法学院,就任第一院长。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中国政法大学于2006年设立了“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纪念这位创校校长。 这个奖项在法学界的重要影响也揭示了金钱上涨对中国法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贡献。 文革期间,钱端升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文革”结束后,钱端升平反,耀翁年受雇于北京大学外交学院,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他一生从未放弃教育人这一伟大事业,为祖国培养了许多法学人才。

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1981年,钱端升81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0年,这位杰出的政治学家、宪法学家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史学院)

标题:普法: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钱端升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4/1865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