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读:增加养老机构应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等规定
本篇文章2685字,读完约7分钟
核心阅读
随着新的《养老机构管理方法》的出台和实施,解决了曾经存在于养老服务中的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协同机构不紧密、发生于虐待老年人等行为、暴露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急救援能力不足等问题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维
“养老机构管理方法”在发表7年后迎来了大修。
根据民政部最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年8月21日民政部会审议了新修订的“养老机构管理方法”(以下简称“方法”),9月1日发布了发行部长令,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方法”。
随着新《方法》的出台和实施,养老服务中存在的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协同机构不紧密,发生于虐待老年人等行为,有望解决暴露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急救援能力不足等问题。
加强政府驱动器的保障责任
年6月,为了实施当时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范养老机构的服务,民政部发布了《养老机构管理方法》(以下简称旧《方法》)。
现在发售的新“方法”与以前相比变化很多,据民政部政策法规司长肖登峰介绍,“撰改幅度很大”。 确实,从新“方法”的规定数量来看,比旧“方法”增加了17个副本,最多修订了29个副本。 这可以说是对旧“方法”的“全面修订”。
在新的《方法》总则中出现了一些新副本,即决定将养老机构分为营利养老机构和非营利养老机构。 新的《方法》增加了养老机构活动基本要求的复印件,确定养老机构应按照建筑、消防、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特殊设备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的国家标准开展服务,“进一步巩固责任,批准
加强政府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的兜风保障责任,增加了贫困者、经济困难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要求老年人服务的相关复印件。
政府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经营方法改革的相关复印件也出现在新的《方法》中。 这项新规定确定了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可以采用委托管理、租赁经营等方法,通过社会力量运营来管理。
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评级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项法律的决定》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取消了以前设立养老机构需要许可的规定。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的,应当依法进行相应的登记。 设立经营性养老机构,必须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养老机构登记后可以开展服务活动,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因此,这次修改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用“备案处理”专业章节的5个条文细分了备案制度的相关内容。 具体规定了备案机构、备案时间、备案提交资料、备案处理程序、变更备案、报纸公开及共享相关复印件。
加强民政监督检查的职责
新《方法》的另一个亮点是关于服务规范。 肖登峰表示,首先养老机构确定了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活动的要求。
完善住院判断制度,养老机构规定必须判断老年人的身心状况,根据判断结果明确或改变老年人的护理等级。
根据新冠防治肺炎疫情的实践和传染病疗法的要求,养老机构应细化发现老年人是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患者时的应对措施,立即报告附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实施卫生解决、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
增加了养老机构协助老年人家属访问和问候的复印件。 增加鼓励养老机构开展扩展服务的复印件,确定养老机构可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者访问为在家老年人提供饮食、洗澡、清洁等服务。
另外,在运营管理中,新的“方法”首先规范养老机构内部事业的机制。 重视养老护士队伍建设,增加养老机构必须建立健全体现养老护士职业技能等级等因素的报酬制度复印件。 强调养老机构的安全保障事业,增加养老机构必须在相关的公共场所设置录像监视设施,妥善保管录像监视记录的复印件。 除了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养老机构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外,还必须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定期组织应急训练,突发事件发生后,养老机构防止危害扩大
新的“方法”的大幅评级改革也出现在监督检查中,毕竟养老机构的设立许可取消后,事件中比较有效的监督检查尤为重要。
肖登峰介绍说,新的“方法”贯彻综合监督管理要求,民政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养老机构有其他部门应当调查的违法行为时,必须立即通报有关部门解决。 要加强民政部门监督检查的职责,确定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督管理方法,要求民政部门每年对养老机构的服务安全和质量进行一次以上的现场检查。
与养老服务行业的非法集资问题相比,新的“方法”确定民政部门的预防、监视和警告职责。 新的“方法”还规定了以养老机构名义活动的未登记处分方法。
另外,新的“方法”提高了事后的惩戒力,增加了警告的处罚方法,完善了养老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习惯,没有建立住院判断制度或者没有按规定开展判断活动,没有按照协议约定提供服务,法律
养老机构全天候值班
对于公众关心的养老机构安全保障问题,新的“方法”也提供了更好的处理方案。
安全大于天。 “安全事业是养老机构服务的基础。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强调。
安全首先是养老机构设施设备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基础。 李邦华说,养老机构在建筑、消防、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特殊设备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标准的要求。 “满足这些要求意味着养老机构必须在相关设施的设备和环境方面合格。 ”。
年以来,民政部与相关部门开展了连续四年的特别行动。 经过近4年的安全整备,共计40万个以上的养老服务的安全隐患得到整备,其中关于消防、设施设备的安全隐患占大多数。 “当然,我要谈谈消防、食品安全、建设设施设备的要求。 各行业都有专门的规定。 新的“方法”这次采纳了这些相关行业的要求,进一步重新确认和确定了。 李邦华说。
其次是服务运营安全,新的“方法”在养老机构住院判断、服务协议、服务标准、人员资格、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满足了完整的要求,加强了养老机构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优势,入住养老设施期间,服务中容易发生事故。 新《方法》确定要求养老机构全天候值班,在公共场所设置视频监控设施,鼓励责任保险等方法,降低运营风险。
再次在监督管理上强调了与安全有关的几个事项的监督管理,民政部门在养老机构发现可能威胁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风险的情况下,规定期限纠正,命令逾期不纠正的情况下,责令停业整顿。 新的“方法”法律责任中增加了对一些相关安全事项的处罚副本。
李邦华补充说,去年年底发布的《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的强制国家标准将于2022年1月1日实施,届时,新的《方法》也与该强制国家标准的实施相关,在没有根据该强制国家标准提供服务的情况下,
标题:热读:增加养老机构应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等规定 地址:http://www.leixj.com/new/2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