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贵州省思南县:修复废弃露天矿山 造福子孙后代
本篇文章1021字,读完约3分钟
民主和法制网贵州信息(口陈时安)最近,笔者进入了思南县乌江两岸的孙家堤镇、张家寨镇等乡镇,到处都看到废弃露天矿山采石场变成了绿地。
近年来,思南县全面执行了四项结合措施,积极开展长江经济带乌江流域10公里沿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管理,使思南天空更蓝,山更蓝,水更绿,土更富,民更富
图显示,以前被遗弃的废地变成了耕地(黄仁山/摄影)。
年以来,思南累计完成长江经济带乌江流域10公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点40个、修复面积637.17亩、矿山破坏点30个、修复面积722.3985亩,圆满完成长江经济带乌江流域10公里沿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管理
实行治理与修复相结合的措施,保护全县美丽的青山。
该县在修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同时,依法对全县非煤矿山展开安全隐患大规模调查、大整治,依法调查和打击砂石土等矿产资源乱挖行为。 生态保护全力开展红线范围内的矿业权整理和分类处理、秩序退出,此外还进行县整体水质管理保护、矿山大气污染防止事业,保护思南这一投资的热土。
实行修复和扶贫结合措施,促进全县扶贫攻防。
该县开始修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同时将消除贫困的攻防纳入修复工程的实施,施工者在施工时安排所在地贫困人口在当地工作,增加收入,尽力实现自身的消除贫困。
年以来,实施生态修复项目的贫困者当地工作人员2080人,为贫困者增加了31.2万元,105户贫困者实现了当年的减贫。
图为恢复的土地种植草木(陈时安/摄影)
此外,该县还向施工公司负责,从所在村的穷人家购买苗木移植到修复区域,不仅帮助耕地,而且帮助穷人家处理苗木销售问题。
实行复绿与复垦结合措施,促进全县绿色快速发展。
该县在修复中,由于土地原因,废弃矿山恢复到耕地438余亩、草原154亩、园区594.57亩。 将恢复的耕地纳入新的耕地指标库,增加耕地指标,为县财政可收益9600万余元。 恢复的耕地用于甘薯等农作物种植,全县甘薯平均产量,每亩年产值1000元,年产值43.8万元,产生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实行修复和排患者的结合措施,确保群众的生产安全。
该县在实施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中,致力于把废弃矿山所在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除了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外,还致力于排除遗弃矿山的安全隐患。 在遗弃矿山设置安全网络、安全栅栏,建立封闭矿山,严禁人畜进入标志,党员干部召开群众会议,推进安全政策法规和安全常识,教育群众不进入封闭矿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
标题:热点:贵州省思南县:修复废弃露天矿山 造福子孙后代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16/4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