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国考第一名缘何被投毒?
本篇文章4148字,读完约10分钟
年3月18日上午,北京警察接到匿名举报电话,称顺义区某企业员工徐原吸毒。 之后,民警在徐原的员工电脑键盘下获得冰毒袋,把徐原送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尿液中还是含有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成分,违法行为的证据确凿。
但是徐原否认自己吸毒。 企业领袖和同事也有能力证明他的清白。 另外徐原毛发检查的结果也显示阴性,意味着没有毒品史。 民警调查期间,国家公务员招聘员工给警察打电话,徐原因吸毒被捕了吗?
随着警察的搜查,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 …
国考圆梦一步之遥:编外女教师很遗憾
1982年出生的万琳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2006年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乡镇中学担任编辑教师。
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是万琳从小创立的志向,也是她最喜欢的职业。
在2002年高考中,万琳考虑的是文科类,语文和英语考点都可以说,但由于数学成绩太低,她最终在第三批考上了普通师范学校。 大学毕业后,万琳不想考研究生,考试编制内的教师又失手了。 2006年12月,父亲万新荣告诉她,离市区不远的乡镇中学需要编辑教师。 万琳认为自己毕业于正规师范学校,当编辑教师是没有面子的。 万新荣说:先做后有教育经验,将来接受编辑的机会多啊。
以排练的姿态,万琳应聘上班,在学校教中学语文。 不久,他被介绍与在湘潭市国有企业工作的王强结婚了。 后来,我放弃了两次怀孕生孩子和做教师的机会。
万琳对教育很热心,但工资和福利待遇比编制好的教师大不相同。 在一个暑假里,学校组织了教职员的旅行,编制了教师的全部公费,但编辑外的教师要支付一半的费用。 万琳觉得不公平,生气没有参加。 后来,她决心通过编制。
从2010年开始,万琳每年都在公务员考试和有名额的事业部门花费时间和精力,每次考试都辛苦一段时间。 准备迎考期间,万琳大力插手养育儿子和家务。 丈夫王强通过努力被提拔为中层领导,平时工作很忙,只好让父母接送上幼儿园的儿子。
太在意得失,万琳笔试和面试现场状态不好,结果输了好几次。 她因还没及格而大发雷霆,王强多次放弃考试,劝万琳安心工作,但万琳不仅听不进去,还继续给他打气,夫妻感情越来越淡漠。 在年初的省考中,万琳又觉得考试失败了,回家和丈夫吵架,王强的母亲为儿子抱怨。 万琳连家人都没有编制所以看不到自己,认为发生了媳妇和媳妇的冲突。 年10月,王强和万琳协商离婚。
万琳决心参加国考,吓了一跳。 年,年国考,她都以几分钟之差落山了。 年10月30日,在网上发表了国考公告,经过反复的比较斟酌,万琳报考了位于北京的国家直属机关。 在网上提交名单后,万琳认为,经过多年,自己35岁了,已经没有考试编制的机会了,万琳为了达到万全,去学校放了长假,背水而战。
在这次笔试中,万琳很顺利,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 年2月底,万琳去北京参加了面试。 在面试过程中,她的自我感觉还不错。 笔试第一名不如自己。 下决心继续租酒店,留在北京听情报等待结果。 3月7日,万琳在第一时间得知自己的总成绩还是第二名,但招聘公司只有一个职位,她完全绝望了。
执念难放弃大招:雇男公关千里奔袭
再过几个月万琳的年龄就超过了35岁。 考公和考编都失去了应聘资格,与终身编辑无缘。 万琳多次尖叫。 她再也不能接受当编辑教师的现实了。 因为考试编制她家也散了,但是放弃教书的话,自己的出口在哪里?
万琳连续两天躺在酒店床上冥想,突然头脑大开:如果第一名放弃这个机会,我不是在稳定地操纵胜券吗? 于是,万琳用各种方法听,她的实力对手名字叫徐原,26岁的年轻人,现在在北京顺义区农产品企业工作。
3月10日,万琳打算辗转地赶到一些地铁农产品企业,向门卫询问徐原,但看到了企业招聘员工的公告。 她很快改变了主意,去商业中心买了职业女装。 第二天上午,她出现在农产品企业的人事部,主张应聘在线营销岗位。 人事部长蒲力热情地迎接了她。
由于企业急需使用者,蒲力当场请万琳写简历,中午带他去食堂吃饭。 吃饭时,万琳说和徐原一起参加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徐原说是第一名,自己是第二名。 我还听说了徐原在职场上的表现。 他不在单位。 我在教徐原面试的经验。 蒲力表示,企业计划举行农产品展览会,徐先生在会场很忙。 万琳向他要徐原的手机号码。
3月12日,万琳给徐原打电话,自我介绍后恭喜你。 这次没及格。 能见面告诉我吗? 我打算为下次考试做准备。 徐原忙于手头的工作,没有听说过国考面试的结果,所以听说是综合排名第一,我很高兴。 但是电话里谦虚地说,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见面,因为没有最终结果。 徐原礼貌地对不起万琳。
在那之后的两天里,万琳多次打电话给徐原出去吃饭,徐原均婉言拒绝了。 在此期间,徐原的手机收到了匿名消息。 对方说是其他考生的家人。 徐原说如果这次愿意自己弃权,可以付给他一大笔钱。 徐原愕然,马上回邮件表示拒绝。
以为自己终于考得这么好,被徐原打扰了,万琳不甘心。 回到湘潭市后,她不回家,一个人住在酒店里,心疼,感叹运气不好:没有这个同行的竞争对手就好了! 万琳在网上逐一核对公务员的录用要求,突然又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政治审查上了。 不小心她在酒店看到了提供卖淫的小卡片。 因为有男性公关的联系方式,所以雇对方来引导徐原娼怎么样? 于是,她马上拨了卡号,说想借男朋友回家给父母看。 我在找有大学文化的人。
3月13日上午,一个叫频率的男人联系了万琳。 两个人在酒店见面了。 万琳说,在北京顺义区农产品企业工作的徐原感情上伤害了妹妹,频率去北京让徐调查没有违法乱纪的问题。 如果没有,我可以想办法闹事报警,让他吃苦头。 频率正好是发行小卡的男性公关,刚入行,还没有业务。 看到这个女雇主让他做别的事,想开口辞职,但听到了女雇主的承诺:几天,吃了去北京的票和我,还给你每天1000元的报酬。 这振奋了他的心,频率是“这个事件该怎么办”。
万琳想了一会儿,说了她的计划:你先假装应聘农产品企业,然后靠近徐原夹克,带他去卖淫。 另外,频率要求在一周内解决。 周认为自己在北京不了解人生,调查徐原的问题和引导妓女都很难,回答说:“时间这么短,徐原不可能那么容易得到。” 他的眼睛转过来说,最好让徐原直接吃毒品。 万琳说:“这个太大了吧? 频率说吸毒是治安处罚。 万琳认为,只要对方吸毒,录用公务员一定会变黄。 那时,自己是递归的候选人,马上同意。 她赶紧拿到了一袋冰毒,在网上订了去北京的票,追加了频率微信后,汇款给他两万元以上。 3月16日晚上,频率到达北京,按照万琳的指令住在顺义区的小酒店。
阴谋揭露茧自缚:主雇佣同台审判领刑
年3月17日上午10点左右,徐原在农产品企业工作,自称欧阳承恩的人(频率)出现在徐原的办公室应聘。 徐原听了对方的湖南口音,和假名欧阳承恩的频率说了几句话,热情地接待了。 中午,他带着这个老乡在附近的食堂吃了午饭。 下午1点左右,公司负责人在徐原的办公室与欧阳承恩见面,当场同意录用他为农产品货运员,要求欧阳承恩第二天提供身份证。
下午,徐原带着欧阳承恩在公司熟悉情况,在办公室向他介绍了工作流程和要求。 期间,徐原接待了其他应聘者,从办公室出去了几次。 频率还没有准备好徐原,就目击他的杯子里吸毒,被不知道的徐原喝了。 他桌子上的电脑键盘下面偷偷放了冰毒。 第二天,频率打顺义110通报了徐原。 接到民警,赶到徐原的办公室电脑键盘下获得甲基苯丙胺0.05g。 徐原被带到民警检查,从尿中检测出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
频率在打了通报电话后,躲在农产品企业附近偷偷注意,看到徐原和民警一起走出大门,马上向万琳发送了微信。 万琳说频率:早点给报考机构打电话。 办公室电话接了。 周买了直接回湘潭市的票。 万琳得知事件进行得这么顺利,非常兴奋。 实力同行的对手终于被赶出了游戏,公务员的替补对手一定是自己,那天晚上万琳回家休息,她几乎彻夜未眠。 收到国考录取通知书后,想象着周围人羡慕和钦佩的眼神,整个身体都在飘动。
但是,细心的事件民警听取了徐原的辩解、农产品企业的领导和同事的意见,觉得事件很奇怪。 通过彻底的调查,迅速发现欧阳承恩是虚构的身份,而且在几天内,两个湖南人应聘徐原的企业,女性应聘者排在徐原报考机构的第二位,很多迹象表明,这很可能是一起精心策划的结构陷阱 顺义警察联系湘潭警察马上传唤万琳,万琳矢口否认认识欧阳承恩。 但是警察发现万琳通过电话和微信多次联系频率及频率往返的行程记录,迅速逮捕频率归案。 频率去北京应聘农产品企业,坦白了投毒的犯罪事实,指出万琳是雇主。
万琳在归案后解释了雇佣频率的动机,为频率提供了购买毒品的资金、费用和报酬。
年12月26日,顺义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万琳、频率涉嫌欺骗他人的毒品犯罪案件。 在法庭上,万琳为了得到编制,后悔自己失去了人类的底线,玷污了教师这个职业。 她说她会认罪悔改。
据法院审理,被告人万琳、频率无视国法,共谋欺骗他人吸食毒品,其行为已经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而且是共同犯罪,必须依法处罚。 万琳,频率在到达案件后,如实供述了第一犯罪事实,因此依法对两个被告人进行了轻微的处罚。 频率是在犯罪过程中参与计划、购买毒、投毒等行为实施的,它不是犯罪的提出者,但对犯罪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不被视为从犯。
年12月26日,顺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万琳犯下欺骗他人的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频率犯有欺骗他人滥用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现在徐原正式在国家某机关工作,成为公务员。 他现在还觉得不可思议。 他在公平的竞争中获得了国考第一名,但他把第二名当作挡箭牌,想除掉它,很快对方就举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万马千军考试国考的竞争加剧,引起了许多社会问题。 万琳本来是个好教师,只是没有编制。 但是,她的考试篇执念,才变成了恶魔。
其实,编辑教师与编辑教师同伴交往不同的现象越来越恶毒。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这个问题会逐渐处理。 在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从年开始以每年15%左右的比例,将现有的编辑外合同制教师通过审查偏好转换为备案制教师,大致在10年内消化了编辑外合同制教师。
(因为涉及隐私,文中的单位和人名都是假名)
标题:热点:国考第一名缘何被投毒?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12/4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