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刘铁男案中案:黑龙江组织部副部长林秀山被调查
本篇文章5603字,读完约14分钟
图解:前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林秀山(资料图)
原标题:刘铁男事件后遗症:林秀山和黑龙江
刘铁男事件前一个月,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林秀山被中央纪委专门署带走调查。 据相关人士在《中国情报周刊》上透露,林秀山涉事件与当时黑龙江股份重组的操盘手、中产经投资有限企业理事长倪日涛有关,倪铁男事件的神秘浙江商人。 据相关人士透露,现在齐齐哈尔市已经签约了数字官员。
本刊记者/王全宝
8月8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铁男的重大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也经过审查,国家快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前副主任刘铁男宣布涉嫌受贿犯罪,决定依法搜查其立案,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搜查事业正在进行中。
刘铁男事件成为舆论的焦点。 但与此相关的另一条新闻不为人所知,未引起舆论对刘铁男事件的联想:不到一个月,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黑龙江省人社厅)党组书记林
黑龙江官场的人们戏称林秀山被称为刘铁男事件,是拔萝卜掏泥的结果。
2011年11月21日出版的《财经》杂志上刊登了“中国式收购”一文,前机电商人倪日涛说在加拿大设立了cgr、山威系等多家企业。 其中cgr的青年员工包括林姓、魏姓和傅姓的许多官员的孩子。 这些年轻员工通常与倪日涛管理的上海中产经投资有限企业(以下简称中产经)签订了事业合同,事务所在倪加拿大企业。 因为持有留学签证,不能从加拿大企业领工资,他们的工资由中产经和其他相关企业支付。
在刘铁男事件中,倪日涛是其中的裙带商人之一。
上述复印件进一步指出,林某是齐齐哈尔市前市长林秀山的女人。 2004年,倪日涛参与重组的黑龙江股份大本营踏入齐齐哈尔。 林某于2004年留学加拿大,之后于2006年11月与倪日涛以4比6成立了山威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 公开资料,林秀山从1995年12月到2008年1月期间,担任齐齐哈尔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 从2008年1月到2011年6月,林调动到佳木斯市市委委员、常务委员会和书记。 从2011年8月开始就任黑龙江省组织部副部长、黑龙江省人社厅长官。 年4月开始就任黑龙江省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厅党组书记。
林秀山在齐齐哈尔市工作了十几年,倪日涛是在林秀山担任齐齐哈尔市长期间认识的。
在上述林秀山和倪日涛关系的复印件发表后的一年半里,林秀山的职业生涯直到刘铁男事件发生为止都没有受到影响。
今年7月17日,黑龙江省人社厅召开党组会议。 会议召开时,中央纪委专门署和河北省检察院的员工进入黑龙江省人社厅,一起来的是黑龙江省检察院的员工。 搜查部门在出示相关事务手续后,宣布了林秀山的立案搜查和强制措施。
前一天,人社厅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林秀山在会议上发表了动员演说,没有异常。
据现场人士向《中国情报周刊》透露,专门署搜索了林秀山的办公室。 人社厅的其他领导建议调查员动静不要太大,所以专门署没有给林秀山戴戒具。 后来,树林被警车带走了。
9月26日,《中国信息周刊》就林秀山的调查采访了黑龙江省人社厅长孙伟化。 孙子说,这是中纪委处理的事件,专署现在在这里。 林秀山是省管干部,我们无权回答这件事。
备受争议的齐纸改革
追溯到林秀山的职业生涯,他在齐齐哈尔工作了十几年特别引人注目。 当时,国有企业的改革到了猛烈的时期。 其中,齐齐哈尔造纸厂(以下简称齐纸)的改革备受争议,该公司的员工至今仍在访问。 这一切,与林秀山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信息周刊》记者9月27日获悉,林秀山专业署、河北省检察院员工前往齐齐齐哈尔,取出当年齐报改革重组相关文件,寻找参与改革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对话。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根据国家一五二五计划设立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齐纸建于1949年,1954年正式生产,是老字号国有公司,曾经是全国情报纸生产的重要基地。
齐报曾经是当地旗舰公司,利润好,员工工资高,福利有保障,是当地人民就业的优先之一。 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纸张开始走下坡路。 在此背景下,1997年6月,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的研究决定表明,黑龙江集团享受了债务式合并齐齐哈尔造纸厂、国家鼓励合并的优惠政策。
1998年11月,以齐齐哈尔造纸有限企业为经营性资产的黑龙江股票实现了包装上市。 上市募集的技术改革资金把黑龙江股票的生产能力扩大到了23万吨。 据相关人士透露,当时黑龙江股份的比例,造纸厂的部分资产占70%,冰雪器材占30%。
这个明钟摆是‘ 小鱼吃大鱼当时的资产总额只有7000万的黑龙江集团居然合并了资产数亿的造纸厂。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了《中国情报周刊》。
工商资料显示,黑龙江集团企业的前身是齐齐哈尔冰刀厂,建于1954年。 1993年,这家企业成立了黑龙江黑龙江黑龙江运动器材集团的总企业,1994年改名为黑龙江黑龙江黑龙江黑龙江集团企业,由此开始走上了合并齐齐哈尔国有公司的道路。
到了1996年,黑龙江集团成为拥有33家公司的大型国有公司集团。 根据某黑龙江集团内部文件,截至2001年,仅4年内,黑龙江集团从资产总额7000万元、年销售额不足3000万元的中型公司开始,引进造纸、医药、包装材料、冰雪器材、机电5大领域、总资产28亿元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在原齐纸员工眼里,黑龙江集团一直很神秘,冰刀厂的资产只是造纸厂资产的零头,但可以兼任造纸厂。 没有政府机关的支持,黑龙江集团就做不到。 一套纸的前员工对《中国信息周刊》说。
当时林秀山担任齐齐哈尔市的副市长。
退休的齐报中层领导人据《中国信息周刊》报道,造纸厂被黑龙江集团合并后,经济效益开始下降。
2003年、2004年、2005年,黑龙江股份有限公司和齐纸企业连续3年亏损,从2006年5月开始停止上市。
据《齐齐哈尔日报》报道,由于改革过程中不完全遵循产权明确、责任确定、政治企业分离、科学管理的现代公司制度,齐纸企业和黑龙江股份的孪生兄弟有很多关联交易,每年黑龙江股份无偿向齐纸企业发放大量资金
另一方面,原齐纸员工在《中国信息周刊》上表示,1998年,造纸厂购买了大规模造纸机,但由于无法处理原料问题,机器停止运转,利润开始下降,最后,两台最好的造纸机停产,造纸厂全面损失 另外,黑龙江集团总部人员的工资名义上由黑龙江股票支付,但实质上由造纸厂支出。 造纸厂除了支持其他公司外,6000万元以上,这两个因素一下子把造纸厂拖走了。 到了2002年,造纸厂的损失已经达到了数亿元。 《中国情报周刊》记者就这件事向齐齐哈尔国资委相关人员征求证据,回答说纸厂确实花了数亿美元购买了大规模造纸机,存在浪费的问题,不符合环境标准。
公司附近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什么每年都出现赤字,一个原因至今仍在消失。 9月27日,在齐齐哈尔市政府5楼,《中国信息周刊》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齐齐哈尔国资委员会主任韩毅峰。 韩国在国资委工作了将近十年。 他说造纸厂的翻修不是由国资委负责的,而是由专业部门解决的,与国资委无关。
黑龙江重组迷云
到了2004年4月,齐纸企业和黑龙江股票价格太高,资金链断裂被迫停产,员工都休假了。
此时,林秀山已经从齐齐哈尔市副市长晋升为市长。
2004年10月15日,齐齐哈尔市政府副市长赵万山带领相关人员考察了有意收购黑龙江股份的中产经投资有限企业(以下简称中产经)和山东朝明纸业集团股份有限企业。
中产经代表董事的名字是倪日涛。 他是刘铁男事件的神秘浙江商人。
根据 《中国信息周刊》记者获得的《齐纸企业改革推进事业议事录》,2004年11月29日,在市党政事务中心的20楼会议室,召开了明确黑龙江股票转让价格问题的会议。 会议由市委书记杨信主持,出席者有林秀山市长、赵万山市长等。 制作了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赵锡明列席会议和记录。
会议表明,必须根据齐齐哈尔市政府和中产签订的《先租赁收购黑龙江股票框架协议》《租赁协议》,尽快运营,签订《所有权转让合同主条款协议》。
2005年7月23日,根据*st黑龙江( 600187 )公告,齐齐哈尔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企业第一大股东黑龙江集团企业计划引进中报实业快速发展有限企业作为战术投资者,重组企业。
根据 公告,引进的战术投资者是中报有限企业。 在重组方案尚未确定之前,采取包括承包、租赁经营等方法在内的比较有效的措施,恢复黑龙江企业的生产。
消息一出来,黑龙江股当天立即停止上涨。
实际上,中纸有限企业的背后是中产经,曾介入国内多家造纸上市企业。 中纸企业的经营范围包括纸浆、纸、纸制品的制造和销售、自动控制技术开发、热能工程、建设工程设备投标代理等,但企业本身不造纸。
2005年初,中报企业和上海中机能源有限责任企业投资5000万元,开始重组黑龙江,相继成立了齐市中纸实业快速发展有限企业和宏远物流有限企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重组黑龙江的第一个操作盘手是中产经理倪日涛。
在2000年进入造纸领域之前,中产经的主业是机电系统。 从2000年开始,倪日涛以上海中机为平台,整体租赁停产的国企四川雅安制浆造纸厂。 之后仅几年,他就去了闽、桂、湘、宜、吉、黑等省,通过租赁和重组等方法取得了陷入当地困境的造纸业国企的控制权,其中包括黑龙江股份( 600187.sh )、吉林纸业( 000718.sz )
2006年6月,林秀山市长和赵万山副市长召开了市长的事务会议,研究了黑龙江股份重组亟待应对的重点问题。 会议认为,黑龙江股份重组迫在眉睫,相关问题的处理直接关系到重组事业的成败。 各相关部门要全面考虑、合作,架起公司重组事业的桥梁,创造性地开展事业,确保黑龙江股份重组事业顺利进行。
但狡猾的是,三个月后齐齐哈尔市政府宣布中止与中产经的合作,是因为中产经在黑龙股重组中投入了大量价格,负担不起。
10月19日,st黑龙江也宣布,考虑到st黑龙江重组者不能履行合作条款,企业和中报双方同意解除(终止) 2005年9月26日签订的《租赁合同》。
这样,短短几个月,黑龙江股票重组经过各种戏剧性的起承转换,最终宣告失败。
2008年9月,齐报宣布破产。 破产理由是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无法清算到期债务。
多年来,齐纸职工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反映造纸厂翻修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齐纸职工向《中国信息周刊》通报的问题包括国有资产流失、破产没有经过法定手续、下岗职工待遇没有保障等很多问题。
9月26日,《中国信息周刊》记者联系了齐齐哈尔市政府原副市长、现任绥化市常务副市长赵万山,试图了解当时黑龙江股份的重组情况。 赵表示不方便介绍情况,建议记者在齐齐哈尔看会议记录。 后来,我不再接记者的电话了。
《中国信息周刊》记者于9月27日到达齐齐哈尔市时,林秀山专业署、河北省检察院员工前往齐齐哈尔取当年齐报改革重组相关文件,找到当年参与改革过程的官员谈话,退休的齐齐哈尔市环境保护局长
赵锡明打电话告诉了《中国情报周刊》。 当初齐齐哈尔市政府考察中产经企业是因为该公司在全国排名靠前。 之后,关于为什么和中产的合作中止了,赵说这个问题应该由市来说明。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初重组失败的原因是倪日涛的资金不足。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倪日涛认识了齐齐哈尔市时的林秀山市长。
9月18日,黑龙江省纪委宣布,齐齐哈尔市委常务委员会、秘书长邓晓军因涉嫌严重违反纪律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邓晓军长期担任齐齐哈尔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兼国资经营主任职务,邓小平涉案受到调查,在当地官场引起了不少震动。 有说法认为邓晓军的涉案可能是国家审计局在审计时发现的线索,交给了纪委。 另一种说法可能是林秀山被调查指控的邓晓军。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林秀山被带到有关部门不久,齐齐哈尔市就有几个房地产老总被带走调查。 齐齐哈尔市当地制药公司的负责人也被带走了。
该知情人士还在《中国情报周刊》上宣布,黑龙江省内已经签约了数字职员,包括退休的领导干部。 关于有多少官员参与,目前还不太清楚。
巡逻组
2004年,当时齐齐哈尔市长林秀山接受某中央媒体采访时表示,反腐败事业加快了快速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反腐败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联系,腐败不太容易。
在很多人眼里,林秀山不是一个低调的官员。 林秀山工作很霸道,和当时齐齐哈尔的主要领导关系也不合适,在一些事业上和市的主要领导发生过争执。 和林秀山一起度过的官员告诉了《中国情报周刊》。
2008年1月,林秀山从位于黑龙江西部的齐齐哈尔市调到东部城市佳木斯市市委书记。 在佳木斯上班期间,林秀山曾被中央巡逻小组的视线所注视。
2009年4月7日至7月23日,中央第二地方巡视组巡视了黑龙江省。 据相关人士在《中国情报周刊》上透露,在此期间,同年6月,黑龙江省委第四巡视组被任命为省委,专门为了掌握佳木斯市委书记林秀山的关系状况,巡视佳木斯市委,历时6天。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当时中央巡视组还在黑龙江。 在这个时间段黑龙江省委专门派人去佳木斯了解林秀山的问题,可能是中央巡视小组命令黑龙江方面调查林秀山。
根据黑龙江省委第四巡逻小组的调查,林秀山的第一个问题是,用公款买轿车的问题是这辆车放在哈尔滨,没有被采用。 林秀山带着原来在齐齐哈尔的司机去佳木斯,大众对此有很多意见。
《中国信息周刊》记者联系了时任黑龙江省委第四巡视组副组长廉占东和现任巡视组巡视员金一凡,试图确认相关情况,但两人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现在林秀山的官方简历刊登在黑龙江省人社厅的网站上,没有被撤走。 10月15日,中国情报周刊记者给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打电话,据有关人士透露,林秀山在调查期间,组织部没有接到上级的通知,无法开始豁免程序。
标题:热点:刘铁男案中案:黑龙江组织部副部长林秀山被调查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11/4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