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国家支持把广州建成中国大学生之都
本篇文章4080字,读完约10分钟
广州已经具备建设中国大学生之都的条件。 为了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提高大湾区文化软实力,构建人文湾区,培养广州作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功能,提高湾区建设的全面赋能,建议国家把广州建设成中国大学生之都
一、广州超越武汉成为中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年鉴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指标(年)数据(最新数据截止年),年广州普通本专业学生106.73万人,全国第一,武汉的这个指标94.77万人,排名第二,北京和上海的这个指标 统计数据证明,广州的大学生人数从几年前开始就超过武汉位居第一,而且第一名广州和第二名武汉的差距逐年扩大,广州对大学生的魅力增大。
广州市长是时间以来华南地区的科学教育中心,目前拥有80多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遍布整个城市,广州大学城经过10多年的运营,已经足够成熟的高等教育巴 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港澳大湾地区中心,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完善,教育和医疗条件优越,房价相对稳定合理,大学生毕业,容易找到好工作,开始经营幸福的生活。 广州市的各种特点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为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学习、就业、大学生追求梦想、发挥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广州大学城规划完整,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已成为中国大学城的典范。
2003年1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设立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广州大学城建设。 2004年8月,上传到高中的8000多名师生按计划进入。 2004年9月,31000多名新生和4000多名教师相继进入。 仅一年多,广州大学城就招生成功了。 现在,广州大学城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对外贸易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进驻。
广州大学城一期位于广州东南部番禺区小谷周岛,位于西邻罗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附近有黄埔军校、辛亥革命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黄埔公园等景点,与琶州岛举目远眺。 小谷围岛面积17.9平方公里,环境非常优美。 广州大学城二期位于小谷围岛南岸,面积25.3平方公里,包括大学城一期、广州国际生物岛,总面积共计73平方公里。 这里将建设为集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科学教育合作基地、国际科学技术孵化基地、国际一流人才培养特区、广州新经济增长极和广州科学教育新城为一体的战术快速发展平台。
广州大学城经济和文化生态结构完整,周边环境为广东科学中心、岭南印象园景区、小洲艺术村、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广州画院、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广州国家资料馆、广东
显然,广州大学城着眼于规划完整、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长时间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全球视野,产学研结合、促进就业、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孵化创新产业、国际交流促进等多 十年来,广州大学城已经通过实践检验,成为中国大学城成功的典范,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
三、广州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文化积淀深厚,适合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广州是一个古老而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 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也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学教育中心、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
秦始皇平定岭南,番禺(广州)为南海郡治,广州建城史已有2000多年。 历朝历代广州城有很多翻修、扩建、改建,宋代出现中、西、东三城,分别具有行政、居住、商业功能,城市规划制度发生重大改革,城市结构更多更复杂,功能更完善,城周大通、瑞石、猎德、。 广州历史上也是南越国和南汉国的首都,广州在强大的内外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基础上,古代成为珠三角乃至华南最大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辛亥革命严重影响了广州社会各行业,从而揭开了广州市建设的新篇章。 成立广州市前后的1919年,孙中山萧名的《建国方略》建议广州建设在南方大港和花园城市。 1920年,市政公所发表了《广州市市政公所临时取缔建筑章程》,正式采用骑马楼一词。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市政府改组为广州市政府。 广州城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迅速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对象。 1936年,广州市政府时代结束时,对许多市民来说,楼下和电灯电话的摩登城市生活逐渐变得现实,广州实现了从晚清省城向现代城市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揭开了城市快速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新篇章。 广州利用自己的良好基础,在与港澳交流和国际经济合作方面发挥桥头堡的作用,成为商贸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为许多人实现梦想提供了机会,产生了大浪洗沙、撼动许多回肠的故事。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广州是中国文化电影、流行音乐艺术的中心,是明星的摇篮。 迅速发展至今,广州在制造业、物流业、法律服务业、房地产和金融业、医疗和教育领域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 面向未来,广州更迅速地发展了生物医药、基因工程、网络、新金融、文化艺术、动画电影等新兴产业,成为了气候。
广州的教育事业始于西汉末期,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三国时代,骑马都尉俞反在番禺俞苑学习。 清末年,洋务派在广州开设同文馆,培养译者,许多教会学校也在此时成立,然后成立港澳分校,分别是培正、培道、培英、协和、真光。 康有为在光绪年间开万木草堂教新学。 当时书院林立,有名的有粤秀书院、越华书院、圣心明德书院、羊城书院、广雅书院等。 先进的教育事业产生先进的思想和繁荣的经济。 可见广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良好的教育以前流传下来,有基础,非常适合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四、广州应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南方的文化中心,高等教育应该成为重要的载体。
广州是有名的千年商都,她是广东省的省会,国际综合枢纽,国家中心城市。 广州濒临南海,毗邻香港、澳门,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门,是广东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及一带枢纽城市。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唐宋时代成为中国第一个大港,明清时代是中国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作为千年商都和重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应该能同时发挥文化纽带的作用,成为大湾区的文化交流和传达中心,全面为建设人文大湾区提供能源。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2年,广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超过13%,超过同期gdp增长率。 《加快广州市文化产业创新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广州市重要的战术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将明显增强。 现在广州聚集了以微信、网易、uc动画景、海格通信、视源电子、酷狗音乐等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企业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领导骨干文化科技公司。 在动画电影行业,广州已经形成了以奥飞娱乐、星野文化、勇声动画等上市公司为首,数百家动画电影制作、发行、衍生品设计、制造等相关公司全面开花的局面。 广州动漫企业品牌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强。 例如,奥飞影业在北美迪斯尼乐园积极部署奥飞国际动画电影项目,广州易动文化传达有限企业出品的动画《美食大冒险》在世界200多个国家播放。
发挥广州文化领导作用,以千年商都企业品牌整合大湾区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跨境链接和国际对接,建设全国一流的国家级文化产业中心,打造大湾区城市群整体国际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广州需要把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作为重要载体。 广州需要越来越多的高中、教师和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需要带来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因此,现在广州已经是本专科学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但也有广州大学城的成功例子,广州的高等教育产业依然有很大的快速发展空间,也有非常紧迫的现实快速发展的诉求。
五、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公司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职业方便。
大学生毕业后,最紧迫的诉求是就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开放度高,创业氛围好,中小企业多,文化媒体和网络等新兴产业发达,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职业选择提供了很多便利。 据悉,大学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公司做储备员工,初始报酬水平可达到3500-5000元,随着能力和经验的提高,报酬水平将逐渐水涨船高。 另外,除了经济发达以外,以广州为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也适合居住和生活。 广州人均收入位居全国前列,房价长期稳定合理,这也为毕业生的平静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广州具备成为中国大学生之都的诸多条件和独特特点,只要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国家政策支持,扎扎实实地开展就业,广州一定能成为中国大学生之都。
六、建议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在广州南沙规划更大规模的大学城,鼓励全国、全世界著名大学来广州设分校。
综合上述各点,使广州建设成为中国大学生之都关系到广东港澳大湾区建设,关系到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战术的实施,是国家级的战术措施。 现在广州已经具备了成为中国大学生之都的条件和独特特征,为了使这个构想落地,可以再次升级广州大学城的成功例子,从中央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在广州市南沙区规划更大规模的大学城。
广州市南沙区总面积783.86平方公里,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快速发展百强区、工业百强区。 南沙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聚集的地方,位于珠江出口和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枢纽,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港通道,靠近香港和澳门。 这里的土地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非常适合建设新的大学城。 现在香港科技大学明确在南沙区建设分校,证实了该区的魅力。
另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华南分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产学研基地、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等明确定居广州,更多的国际教育集团也在广州设立了分校。 建议顺应这一趋势,以建设南沙大学城为契机,吸引全国和全世界知名高等学校开设分校,全面升级广州高等教育产业,建设中国大学生之都,不断赋予国家战术实施力量和精力
标题:热点: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国家支持把广州建成中国大学生之都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06/4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