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补齐短板凸显全面小康成色
本篇文章1205字,读完约3分钟
只有统一公共服务资源,优化供给结构,完全保障系统,激活社会力量,吸引大量资源进入农村、惠民,才能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
秋雨过后,乌蒙山区寒冷渐渐升高,云雾中,村寨民居隐蔽的情况。 纳雍县、威宁彝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是贵州毕节的最后三个未摘帽贫困县。 这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存在出行困难、饮水困难、医生看病困难等问题,曾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的迅速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
迅速发展的过程其实也是弥补短板的过程。 近年来贵州省迅速发展的重要文案之一是补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 目前贵州省实现了县通高速公路,实现了30多户村民群体100%通硬化路,投入了数百条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了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制度等。 这些成绩是肯定的。 消灭贫困的攻防越到最后的时候,必须在攻防上下功夫,切实补充个别地方存在的交通、医疗、教育、住宅、饮用水安全等短板,保证没有一条全面的小康之路。
要增加短板,必须处理关系到大众利益的最直接和现实的问题,寻求正确的发力。 农村公路就像毛细血管,关系到农民的安全转移和产业的迅速发展。 64岁的赵才富是纳雍县骔岭町小屯村的穷人家,住在半山腰。 通组路修到了寨子,离他家还有距离。 每次进出都必须越过山坡。 今年,村子硬化了老赵家前面的土路,不怕下雨天出去摔倒,关键是汽车能走到房子前面,不用担心山货卖不出去。 现在路面硬化了,赵先生和村民们致富奔向小康的腰也直了。
要弥补短板,不仅要在眼前,而且要长期受惠。 威宁县平均海拔2200米,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常年为缺水所困扰。 为了让大众喝安全的水,当地加强了对深山高地等容易重复地区的供水监测,吸引了78名水务技术骨干到39个乡镇开展事业。 经过建设从薅底河抽上来的水,通过净化解决后,经由网络送到家家户户,盐仓町二堡村的村民们在喝天水那天告别了。 大众说,拧水龙头有干净的水,不用翻山打水。
补充短板,重视公共服务资源的下沉。 比如看病,老卫生院更新重建,老乡们说以前必须去大医院的病,现在在家门口也能治好。 另外去学校的话,营养餐会处理孩子们饥饿的问题,寄宿制会消除爬山移动的痛苦,各种资助政策保证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大众渴望便利的交通、完整的医疗、高质量的教育,这些公共服务资源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实现均等化,倾向于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困难的大众。 只有统一公共服务资源,优化供给结构,完全保障系统,激活社会力量,吸引大量资源到农村、惠民,才能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
要验证我们所有工作的效果,最终看人民是否真的经济,人民的生活是否真的改善了。 摆脱贫困是奋斗之旅的结束,也开辟了新生活的起点。 踏上新的旅程迅速发展后的问题仍然需要改革和实际工作来应对。 只有努力增加大众的经济收入,更加致力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加努力,才能提高大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安全感,创造更好的生活。 (程熙)
标题:热点:补齐短板凸显全面小康成色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8/44328.html
下一篇:热点:打造新时代的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