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人民来论:里程积分频频被盗,新闻泄露不能不管!网络法治频道
本篇文章1348字,读完约3分钟
你在飞机上积攒的英里被陌生人涂上免费的机票,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但是,这种奇怪的事情不仅存在,而且形成了产业链。 这背后的新闻泄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这样做,好处就会受损的是每个人。
9月6日,一位微博客户宣布,演员吴磊的航空英里数被盗用,从年到今年9月4日,被盗英里总数达到20万。
9月8日,歌手江映蓉在个人微博上说,自己的航空英里被盗,被盗英里的总数接近30万。 江映蓉的员工办公室还说,联系航空企业后没有收到合理的解释。
一天后,9月9日,演员李晨发微博看到信息出于好奇进行了调查,说自己的行驶距离从去年开始被盗,10多人享受了这个“福利”。 李晨在微博上提到的“别买机票,买几张我的电影票给我加油好吗? ”,看起来像开玩笑,越来越多也没办法。
随便查一下就能进去,但现实中好处受损的团体可能比想象的要大。 这次涉及明星,事情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但是,实际上,“英里盗窃事件”并不新鲜,从几年前开始就频频发生,被法院起诉。
据媒体报道,2011年成都解决了第一起“英里盗窃案”。 据报道,一家航空企业的代理商员工利用职务航班和系统不完善,两个月窃取21名乘客的个人新闻,倒卖100余万公里的距离,利润5万余元,最终因涉嫌盗窃罪被起诉。
另外,据广州日报2011年报道,2名男性销售别人南航明珠会员卡内的28万航空英里点,其中1名男性在淘宝上销售从另1名男性那里得到的航线不明的南航会员账户英里点,最终从4张广州到迪拜 结果,这两个人被判了两年有期徒刑和一年半。
无益,起不了早。 即使有被判决的前车之鉴,还是有很多人顶着危险,只不过是有利的事情。 免费的机票可以不香吗? 在媒体报道的这些例子中,有些人盗用航空英里点主要是用于私人和身边的人,许多客户的航空英里点被认为是专业英里买卖“生意”,形成了“黑产”。 在一个二手交易平台上,以英里为单位购买票的标价,覆盖了大部分航空企业,价格从每万英里400元到500元。 这里当然不排除自愿转让不用英里的人,但很多要点都是“来源不明”。
如果有客户的个人新闻,破解密码,绑定其他手机号码,就可以偷会员的英里数。 此外,有时未经本人同意,直接通过别人的消息注册航空公司的会员,获得相应机票的消息,从而追加英里数。 如果有顾客的身份消息,可以说盗用英里数很容易。 所以,里程碑被盗,毕竟在新闻泄露的地方。 这些新闻泄露的途径,如果不法分子采用插件等违规软件,或者使用黑客手段入侵系统取得,则与民航行业的监视自盗有很大关系。
亡羊补牢还不晚。 在新闻裸奔的今天,我必须承认很难保护自己的消息,但不能就这样放任不管。 对个人来说,提高安全意识,定期更改密码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对航空企业来说,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升级会员系统,提高积分交换审查的安全水平。 另一方面,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也是维护客户好处的重要一环。 对有关部门来说,加强法律普及,泄露消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只有受到严惩,才能冲击不法分子。
盗窃刷里程点只是许多新闻泄露的例子之一。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保护自己的个人新闻不仅是个人和相关领域,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应该处理的课题。 我们期待着在法律、制度和技术的支持下,那个个人新闻的防护网越来越严密地组织起来。
标题:热点:人民来论:里程积分频频被盗,新闻泄露不能不管!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8/4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