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人民来论:政府官网泄露个体新闻,说好的隐私保护呢?网络法治频道
本篇文章1329字,读完约3分钟
没想到在法律保护个人隐私的今天,政府的网站“积极”泄露了隐私。
最近澎湃情报连续报道内蒙古、广西、山东、江苏扬州等地政府网站泄露了执法人员的个人消息。 其中,在曝光的地方政府网站本身,泄露执法人员的身份证号码几乎成为“通病”,引起了网民的关注。 在山东聊城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市城管局于年11月18日发布的266名执法人员名单库中,除了发布执法人员的姓名、性别、事业单位、执法人员证号等基本新闻外,还发布了这些执法人员的完整身份证号码。
也许你知道这样的方法极其不合适,但媒体报道后,很多地方迅速做出了应对和修正。 内蒙古海拉尔区政府网站和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官网均表示积极整改,但暴露的广西河池宜州区、扬州市广陵区财政局等很快将泄露的个人新闻编码或删除解决。 这确实是责任和必要的补救措施。 但是,如果不是媒体介入报道,这些执法人员的个人隐私还是继续“裸奔”呢,还存在疑问。
过去确实存在一些平民工作反馈找不到人,“开口”的困境。 而且,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对政府新闻公开的诉求也大大加强了。 大力公开政务新闻,建设透明政府,成为自上而下的改革复印件。 但是,政务新闻的公开也是“技术活动”,必须兼顾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同时平衡政府机关员工的个人隐私。 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行政效率和政府民众互动的最大效果。 与此相反,以“一股脑”公开执法人员个人新闻的行为,看起来在政府新闻的公开透明性上迈出了“一大步”,但容易泄露个人隐私,容易给个人事业、生活带来很多风险。
政府机关的执法人员,首先也是人。 在实际具体的事业中,其个人隐私也同样必须得到有力的保障。 特别是个人id号码等关于个人隐私的明显消息,没有任何解决,不得大幅度摇晃地公布。 我国《政府新闻公开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关于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损害第三者合法权益的政府新闻,行政机关不得公开。 但是,如果第三者认为公开或行政机关不公正会议会严重影响公共利益,则同意公开。 ”。 只看这些,这些曝光的地方政府机关很难逃避对民众和当事人个人隐私保护的疑问和酷刑。
目前,类似问题存在于多大范围内还不知道,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这在基层可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这背后可能有地方政府网站维护人员的幸运心理,也可能有一些基层管理者大胆的“创新”,无论什么原因,都强调基层个人新闻保护的不自然现状,暴露审计流程的缺失和错误。 毕竟,数十个执法机构的个人新闻必须公开,绝对不是政府的网站“小编”。 因此,立即修订或技术解决是必要的和必要的动作。 除此之外,各地也应该以此为契机,立即开始修改和修改当地官方网站的个人新闻保护,如果对个人隐私的泄露造成严重后果,则应该认真应对,认真负责。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国民法被发表,预计从202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与个人新闻保护密切相关的《数据安全法》、《个人新闻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也进入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议日程。 目前,保护我国个人新闻的法律网络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部门应该率先发挥模范作用,加强审查管理,区别个人新闻解决工作,切实保护个人隐私 否则,即使无意泄露,也无法逃避失业的疑问,会对政府的形象和信用造成损伤。
标题:热点:人民来论:政府官网泄露个体新闻,说好的隐私保护呢?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8/4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