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再革新引领 做强数字经济
本篇文章2941字,读完约7分钟
今年上半年,杭州经济实现了“v型”逆转:全市总产值同比增长1.5%,为7388亿元。 通常公共预算的收入比去年增加1.2%,为1276亿元。 杭州市上半年的成绩表是怎么实现的? 下半年的事业如何展开? 记者采访了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
记者:杭州市在执行“六稳定”“六保”,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拉了那些关键词?
周江勇:我们坚决贯彻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安排,在坚决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六稳定”“六保”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硬招。 我可以先总结成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早上好。 1月27日,开始关注、研究和准备复工的再生产事业。 2月6日发布严格的预防管理规则再生产通告,使公司再生产数字平台上线。 2月10日,科学研究判断了疫情状况,推进了公司有序的再生产。 2月23日,在统一推进新冠防治肺炎疫情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会议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召开和执行会议,与时俱进地调整相关工作措施。
第二个关键词:是的。 深化“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市、区县(市)二级1.2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摸清实际情况,听取申诉。 在此基础上,正确解除困难,发表一系列惠企政策和旅游、文创、对外贸易等系列专业政策,着力于“返港劳动难”、“物流运输难”、“资金周转难”、“对外贸易出口难”、“物资保障难”、“政策落地难”等“解读”。
第三个关键词:开展助“扶万企业,扶万户”活动,实施“减税减薪减薪减薪”行动,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今年全市累计现金化(包括减免缓和)资金达到630亿元。 比较人员流动难题,专业开发杭州健康代码。 比较物流运输困难,率先实现全市“物流一码通”,推进健康代码、车辆许可证等长三角区域内的相互认识。 与员工回港困难相比,全国首次召开再劳动专列。 比较疫情期间惠企政策的实现难问题,最初的“亲清网上”平台,目前网上支付政策200项,累计26万家公司,70万大众网上支付资金41亿元。
第四个关键词:新。 在保持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库存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增量,开始新基础设施、新制造、新费用、新电商、新健康、新管理等“六新”建设,排放30种象征性项目群,337
第五个关键词:积极开展比“双引擎”司机、“双诡计双领先”、“亚运会奋进号”等比学超越活动,营造全市领先的良好气氛。 比如,我们首次发布杭州“读地云”,向全世界发布45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招商,推进工业用地“地价抑制、竞争贡献”的发行,实现招商逆风。 我们成功开展了“杭向未来”云招聘会、云享会、云评审系列活动,将“杭州人才代码”上线,新引进大学生租房补贴、高水平人才优先购买等措施。
记者:在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中,杭州数字经济相当明亮,数字经济在杭州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周江勇:今年以来,面对众多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杭州数字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领先性,成为疫情冲击下全市经济实现“v型”反转的重要支撑点。 “数字”成为杭州新时代最鲜明的标志,第一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数字”在杭州是迅速的发展引擎。 数字驱动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推动杭州优质迅速发展动能的最强大的引擎。 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795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1/4,同比增长15.1%,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以相反的势头增长6.1%,上半年增长10.5%,以相反的周期出现加速度。
第二,“数字”在杭州是一种生活习惯。 在杭州,一台手机可以在街上转悠,吃食物,购物。 今年的疫情还产生了网上直播、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等多种新模式的新行业,直播带品、生鲜电子商、店家等网上新费用急剧增加。
第三,“数字”在杭州是管理能力。 杭州全国首次建设城市大脑,实现了从数字治疗闭塞的局部探索到数字治疗城的重大飞跃,在数字治疗疫病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初步探索了用数字技术支持城市管理精细化、现代化的新途径。 现在,都市大脑建设了涵盖11个重要行业的48个应用场景和168个数字驾驶舱,其中“舒心医”市整体254所公立医院实现了所有“先诊后支付”,“方便停车”市整体65万个泊位实现了“先退场后支付”
第四,“数字”在杭州是制度创新。 在杭州,数字治理创新不是政府在网上管理的简单映射,而是以技术手段创新为支点,在体制机制的各个方面撬动变革,而不是将网上流程转移到离线。 我们多次“跑”改革理念,应用新技术,发布新场景,从制度设计的源头出发,在更大范围、更广的行业、更深层次上强制政府自身改革,推进管理服务模式的重建。
记者:下半年杭州有什么计划和措施?
周江勇:下半年,杭州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从国内国际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快速发展格局确定使命,从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家战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事业中承担责任。 具体而言,必须做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坚定地扩大开放。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优质快速发展,加快地区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杭州与周边地区及国内外要点城市的互联水平。 完全利用萧山机场释放的空域资源,全面提高临空经济示范区快速发展水平,建设杭州大会展中心,建设开放型经济新增长点。 积极开展国家自由贸易区第六届改革试点经验复制宣传事业,一体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ewtp试验区建设,深入参与服务第三届入博会,开展以数字自由贸易为特色的创新探索和先行试验。
二是着力拉动内需。 抓住国家开放跨省团队旅游机会,深化“双街示范”工程,推进湖岸、武林、钱江新城等商圈全面升级,加快湖岸步行街二期和清河坊、丝绸城省级高质量步行街建设。 以“快乐的金秋,有活力的冬天”为主题,举办100个宣传活动,营造出“月球有主题,每周有活动,每天有热点”的费用氛围。 另外,收紧政策“窗边”,加快新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三是多次创新领先。 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湖畔实验室4个省级实验室,优化调整城西科创大走廊体制机制,展开基础研究和重要核心技术的共同攻击。 发挥一个个数字经济特点,深化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快速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以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网络、超计算中心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5g生态、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全国“双创”示范城市建设,开展杭州国际人才大会、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会、云栖大会、2050大会等活动。
四是优化商业环境。 以国际一流标准为标志,争夺世界银行经营者环境评价样品城市。 深化“最多一次”改革,聚焦公司法人和公民个体两个全生命周期,推进越来越多的“一件”全过程“最多一次”,推进越来越多的事项“一证通”“可以刷脸”“可以移动”。 继续推进“亲清在线”建设,努力构建一站式政务服务体系。 加快网上行政服务中心与网上“杭州政务服务”的整合,率先推进“去中心化”改革,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几个事项的所有网上、移动。 (本报记者李中文)
《人民日报》(年09月02日02版)
标题:热点:一再革新引领 做强数字经济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8/41496.html
上一篇:热点:王明军:移民村里的致富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