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多渠道“补血” 千亿专项债驰援中小银行
本篇文章2318字,读完约6分钟
临近年底,中小银行供资的“补血”明显加快,此外,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频繁发声,力量用中小银行的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全管理。 12月7日,广东省招标发行100亿元特别债券,支持补充4家地方银行资本金。 山西、陕西、浙江等特别债务也陆续向中小银行提供资金。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60余家银行通过(包括计划)可转换债务、优先股、可持续债务等方法补充资本金,金额超过万亿。
业内人士表示,流动性风险是目前中小银行面临的重要快速发展瓶颈。 今年在利润普遍放缓的情况下,资本力量薄弱的中小银行对补充资本金的诉求明显提高。 加大资本补充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支持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缓解风险,也有助于促使中小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中小银行年末“补血”的高速化
最初的地方政府特别债务支持中小银行的补充资本计划即将落地。 根据中债网发行公告,广东省将于12月7日招标发行100亿元专业债券,支持补充4家地方银行资本金。 该债券由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企业作为资金运营主体,通过间接入股等方法向四家银行补充资本金。
财政部日前宣布,为了支持中小银行解决风险,将增加特别债务额2000亿元。 包括温州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内蒙古银行等银行已经相继发布了地方专项债务补充资本金公告。 另外,山西、陕西、浙江三省均于12月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数额分别为153亿元、46亿元、50亿元,期限均为10年期。
各地的特别债务补充资本肯定陆续“开放大门”,用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扩大了。 最近商业银行发行债务的“补血”明显加快。 根据wind数据和相关公告,开年以来,60余家银行通过可转换债务(包括计划)、二次资本债务、优先股、可持续债务、金融债务和定向增发等方法补充资本金,金额超过万亿元。
其中,永久债务成为中小银行“补血”的新宠物。 仅仅11月,银行持续债务发行量已经超过1000亿元,远远超过去年的同期水平。 从发行主体来看,中小银行超过8成。
另外,未被采用的配股融资补充资本也打破了7年的沉默。 配股融资是上市公司向原股东打折出售股票进行融资的。 11月17日,江苏银行通过配股融资补充资本的计划得到证监会的批准。 业界认为可以大幅补充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的解体师周茂华说,在今年商业银行利润普遍放缓的情况下,银行的资本金补充诉求明显提高,特别是资本力量相对薄弱的中小银行。 总体来看,在银行资本金补充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年末银行资本补充的积极性依然很高。
监督管理能力是多渠道资本补充
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一直是监管部门的政策要点。 最近,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再次密集发声,力量通过中小银行的多渠道补充资本。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最近指出,由于疫情的冲击,新的旧问题交织在一起。 其中,银领域不良资产的反弹压力急剧增加。 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缺口稍微加速暴露了。
根据前几天公布的银领域三季报数据统计,到三季度末,36家上市银行中有15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部分中小银行的减少幅度明显。 其中,无锡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下降1.33个百分点至8.87%,接近监管红线。
根据国家金融和快速发展实验室发布的第三季度银领域运行报告,总体来看,商业银行各流动性指标的数值符合监管指标的下限。 其中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面临巨大挑战,将来还是应该在加强核心负债、降低负债价格、增加资本金补充、合理压缩同行资产规模方面努力。
中央银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下一阶段将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系统,对银行系统展开全面压力测试,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全管理,计入不良贷款损失准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认为流动性风险是当前中小银行面临的重要快速发展瓶颈。 另一方面,面向政策和市场的调整,中小银行同业的负债和资产收缩表的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中小银行的存款先天不足,因此受疫情的影响存款压力更大。 提高资本补充力的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支持中小银行的迅速发展,缓解风险,也有助于诱惑中小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统一深化改革和风险解决
除了资本补充外,在下一阶段,监管部门将继续深化中小银行的改革和风险解决,确保中小银行的稳健快速发展。
中央银行总裁易纲近日指出,从完整的制度入手,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形成各类银行公平竞争的银行架构。
郭树清日前主办了党委(扩大)会议,建议切实推进金融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化解风险,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 推进完全公司治理,加强股东资本和相关交易的监督管理。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最高拆师王一峰指出,中小银行的风险点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历史定位模糊,长时间粗放经营,盲目贪婪,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资产质量历史负担沉重。 二是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一些中小银行面临着展览行业方向不明确、缺乏新的增长点、还有恶劣压力巨大、资本补充不足的生存问题。
他预计,后续监管仍将统一中小银行的迅速发展、深化改革和风险防范。 对农信农合等涉农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改革。 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着力恢复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秩序。 对许多中小银行,鼓励准定位,实施差异化经营,在市场上找到自我快速发展的道路。
武雯说,当前中小银行的生存面临着大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双重压力,在严格的监管下调整中小银行领域的服务结构是当务之急,需要积极推进其变革的迅速发展。 将来,中小银行只有不断下沉到服务中心,强调普惠金融事业,完全利用地区资源的特征,强调自身的特色、地区特色,提供差异化产品和金融服务,才能在竞争中卓越。 (记者走向家莹汪子旭)
标题:热点:多渠道“补血” 千亿专项债驰援中小银行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7/4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