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逆周期调节加力 金融数据传播暖意
本篇文章1791字,读完约4分钟
1月16日发布的许多金融数据优于市场预期,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增大:年12月末,广义货币( m2 )同比增长8.7%,增长率分别为11月末和年同期0.5个,高出0.6个百分点。 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库存25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全年人民币贷款比去年同期增加6439亿元增加16.81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数据的整体良好方向和结构优化与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力的增大密切相关。 展望未来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司长孙国峰16日宣布,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一定的空间,但空间有限。 要注意和讨论“利率下降”的问题,重要的是要看贷款的实际利率水平。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司长阮健弘在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人民银行与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合作,适时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在丰富的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资金来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及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入能力 具体来说,一是年末人民币贷款增长率为12.3%,维持在较高水平。 二是年银行的债券投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6%,高出2.3个百分点。 三是商业银行以股票投资的形式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资金规模减少幅度狭窄。
阮健弘还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合作,强调反周期调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也提高了。 现在的金融系统更健康,流动性传导到实体经济的途径更顺畅。
除此之外,公司贷款投入的一些变化,公司融资价格的下降也体现了金融支持实体力量的增大。 中央银行的数据显示,年制造业长期贷款增长率创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高新技术制造业长期贷款增长率继续快速增长。 年末基础设施业的长期贷款比上年增加10.1%,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为去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 不包括房地产在内的服务业长期借款的增长率明显提高。 年末不包括房地产在内的服务业长期借款余额比上年增加了13.6%,提高了4.2个百分点。 此外,从公司融资价格来看,去年12月新发行的企业事业单位融资平均利率水平为5.14%,比去年同期低19个基点。
中国民生银行主任研究员温彬表示,年度企业类贷款投入明显加大,特别是对民营和微型公司的贷款投入加大,新企业贷款占所有新贷款的比例为56.2%,比年度上升4.83个百分点 银领域通过扩大对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等行业的信用支持,在金融“六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望年,货币政策操作依然引起市场的关注。 中央银行1月6日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0.5个百分点,未来的下调空间有多大? 又要“降息”吗?
孙国峰表示,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整体准备金率水平较低。 与快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从国内情况来看,准备金还具有维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意义,因此在目前金融风险防范攻防战的背景下,需要维持一定的准备金率水平。 “从国际、国内综合来看,目前中国的法定准备金率处于适度的水平,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有一定的空间,但空间有限。 ”他说。
孙国峰还表示,通过lpr改革,打破贷款市场利率隐性下限的效果非常明显。 去年12月,新发行贷款的利率低于原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的比例超过16%,拉动了贷款整体实际利率水平的下降。 去年12月新发行的贷款通常贷款利率为5.74%,为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比年高下降了0.55个百分点。 因此,注意讨论所谓的降息问题,看贷款的实际利率水平很重要,这一水平明显下降,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 他还说,作为我国的利率体系压载石,存款基准利率将长期保存。 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等情况,适时适度调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预计,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得以发挥,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 根据中央银行的表现,今年采用更灵活的政策工具控制流动性,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货币政策维持在正常区间。 从现在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来看,货币政策在慷慨方面偏向于“宽松”的“稳健”,但作为总量政策,货币政策在处理结构性问题上是有限度的,不适合理解市场的“宽松”。 lpr的估计,货币政策工具的采用,另一方面,以减少实体经济为目的,必须提高公司融资的可得性,降低公司融资价格。 另一方面,要确保松弛的程度,使各种主体适应正常的货币环境,“要防止大水溢出。 (张摩向家莹)
标题:热点:逆周期调节加力 金融数据传播暖意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4/4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