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我国成功获取青藏高原湖泊最长岩芯
本篇文章627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昨天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8月3日下午,该处湖泊和环境变化小组首次在青藏高原纳木错中心湖区近100米的水中获得了144.79米的岩芯,挖掘深度达到了153.44米。 这是我国获得的青藏高原湖的最长岩芯,有望重建近15万年的连续气候环境记录。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主要的三大湖区之一,其湖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50%以上,十几条大江大河发源于这里,名副其实的是“亚洲水塔”。 纳木错钻井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湖和环境变化小组研究员王君波表示,自第二次青藏科学试验开始以来,研究小组以纳木错、色林错等藏北高原深水大湖为第一研究区域,获取了大量第一手湖观测资料,“亚洲
挖掘业从去年7月1日正式开始,挖掘了近20米的岩芯后,由于天气、技术等很多理由不得不暂时停止。 今年7月1日,钻井作业重新开始,湖泊和环境变化小组共同与钻井企业进行技术攻关,针对纳木水深波大的环境,逐一处理水上钻井台不稳定、套管固定困难等重要技术课题,包括4个200公里以上的加重锚和
8月3日18点45分,纳木小姐钻成功实现既定目标,表明中国已经利用自主研发技术,在深水区域获得长尺度、高岩心率的湖泊岩芯。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湖和环境变化小组负责人朱立平说,这次144.79米岩芯的成功为实施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积累了成功经验,为今后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记者张航)
左图:纳木错中心湖区水上钻井平台。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供图)
标题:热点:我国成功获取青藏高原湖泊最长岩芯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3/4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