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2019年汽车及零部件居商品投诉首位 涉六大方面
本篇文章884字,读完约2分钟
原标题:年度汽车零部件居住商品投诉的首位涉及六个方面。
最近,中消协宣布了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的情况的解体。 根据资料,全国消防组织受理客户投诉821377件,处理614246件,比上年增长7.76%,投诉处理率75%,为客户恢复经济损失117722万元。
在具体的商品投诉中,汽车及零部件、服装、食品、通信类产品、鞋等位于商品投诉前5位,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比上年增加25.1%,为34,335件。 与年相比,自行车和零部件的投诉和住宅类的投诉进入了商品类的投诉前十名。
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汽车类投诉涉及汽车销售的各个环节,其中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成为客户投诉的热点。
一是产品质量问题很多。 投诉的大部分反映在汽车零件上,例如发动机、变速器等主要零件发生了故障。
二是购车合同争议很大。 经营者签订合同明显有利于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排除客户的第一权利,合同条款中对客户和销售者权利义务约定上的不确定、不一致等,违约后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明确,客户通过合同。
第三个是售后服务的问题。 故障有一次也不重复修理、出现修理状况、故障修理了几次但无法完全解除、修理没有发行明细等。
四是举证维权很难检查。 汽车发生质量问题时,客户很难举证,很难鉴定,很难索赔。
五是捆绑销售汽车保险和引导顾客贷款。 在客户购买优惠车辆的过程中,一些经营者要求在4s店购买车辆保险,办理贷款,在指定的保险企业投保,有时向客户支付数千元至数万元的保险押金。 许多汽车信用保证企业不向客户提供正规证书,客户缺乏比较有效的信用证据。 汽车信用保证企业在办理汽车贷款前不如实告知客户贷款复印件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手段,以客户违约为借口,让客户承担不合理的损失。 汽车信用保证企业的经营范围没有很多金融服务类,也没有相关资格,严重侵犯客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
六是二手车使用新闻不现实,经营者隐瞒实情进行销售。 为了最大化收益,无论是在线还是离线,二手车的交易经营都不履行真实的告知义务,有时个人改变行驶距离,隐瞒车的实际情况,水淹车被认为是无浸水,发生过大事故的车是小敲门。
标题:热点:2019年汽车及零部件居商品投诉首位 涉六大方面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0/3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