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海尔电器私有化告别双平台内耗
本篇文章1752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海尔电器私有化分手双平台内耗
两个“海尔”不久就会成为一个“海尔”。 根据海尔智家私有化海尔电器方案的发表,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马上做出反应,昨天海尔智家、海尔电器两个上市企业重新品牌后,大幅上升。
家庭电业每年都持续低迷,今年受到疫情的明显冲击。 中国电子新闻产业快速发展研究院最近发表的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家电市场的零售额为3690亿元,同比减少14.13%,许多家电产品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市场萎缩。 家电巨头没能活下来,在困境中寻找突围之路,取得业绩。 海尔这次彻底清除了“内耗”的心脏病,只不过是最新的突围病例。
“兄弟”合体股价趋于上涨停止
根据7月31日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共同发表的公告,海尔智家计划通过协议的安排方法将海尔电器私有化,向计划股东提出私有化海尔电器的交易方案。 这意味着谣言很长的海尔电器私有化,尘埃落定。
根据协议,海尔智家向参与此次交易的海尔电器股东(海尔智家或其子公司除外或计划股东)获得每股1.6股海尔智家新发行的h股,支付现金。 据一项推算,这笔交易的总对价在429.79亿元到440.73亿元之间。
这次交易完成后,海尔电器将退出香港证券交易所,海尔智家将新发行的h股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海尔智家将在上海、香港、法兰克福三地分别以a股、h股、d股发售。
昨天暂停的海尔智家复牌,开盘7分钟后封入上涨停止板,当天以19.8元的上涨停止价格收盘,海尔智家的市场价格上涨到1302.75亿元。 在港股,海尔电器的早盘也大幅上升,涨幅一度超过9%,至回收为28.85港元,涨幅超过7%,市值为812.7亿港元。
股价高涨的背后,资本市场有时对海尔电气设备的私有化抱有很高的期待。 市场上认为海尔电器的私有化会给海尔智家带来明显的利益。
以年数据为例,交易完成后,海尔智家归属母企业的所有人权益增加26.60%,净利润增加47.67%,每股利润增加6.92%。 海尔智家还承诺,今后3年的股息支付率将上升到40%,比以前的30%显著上升。 对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消除内耗的顽疾提高业绩
由于历史原因,海尔集团长期以来有a股、h股两个家电业务的上市企业平台。 a股上市的海尔智家于1993年上市。 年,上市企业的名称从过去的“青岛海尔”变更为“海尔智家”,最初生产销售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热水器等。 海尔电器于1993年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第一项业务是洗衣机、热水器的生产和销售。
作为白色家电巨头,海尔家电事业其实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都进行,海尔智家持有海尔电器的45.64%的股份。 业务重叠,除了很多纷杂的股票关系外,外部对海尔家电的认识是“一团乱麻”。 家电领域的解体师刘步尘认为,实际上这两个平台不足以代表完美的海尔家电业务。
关于双平台结构引起的公司“内耗”问题,海尔方面绝对没有隐瞒。 海尔智家表示,两家企业独立运营的模式有一定的效率损失,制约了公司的长期快速发展。 同行竞争、关联交易,以及研发、采购、制造、渠道、服务等功能的分离运行,使双方的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达不到最佳水平。
“减少管理团队,构建更高效的体系结构也是提高业绩的一种方式。 》另一位家电领域的解体师梁振英说,“海尔兄弟”合并后,海尔智家将成为海尔家电业务的唯一载体,这有助于提高营业规模、净利润,公司的实力和领域地位也将由此提高。
大型“腕相扑”会打开新游戏吗?
年美吸收合并天鹅,年格力引进高甫资本,现在海尔电器私有化落地。 近年来,国内三大白色家电巨头在资本市场反复出现大动作。 刘步尘认为美吸收天鹅,与“海尔兄弟”相似。 前者是为了创造“美丽”,后者是为了形成完美的海尔。
投资者热衷于海尔智家的市场价格和美集团、绿色电气的“掰手腕”方法,海尔智家反应说,无法与其他两个上市公司简单横向比较。 因为私有化的海尔智家只是海尔集团家电事业板块的整体上市,另外两个只是集团企业整体的上市。 “如果必须比较的话,只有海尔集团和美集团、绿色电气,也可以比较海尔智家的家电业务和格力、美的家电业务。 ”。
海尔智家方面还说,这次私有化也有助于海尔智家体验云战术落地,海尔智家从销售家电硬件的公司彻底转移到了提供硬件和软件一体化服务的智能家居处理提供商。 (孙杰)
标题:热点:海尔电器私有化告别双平台内耗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9/3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