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中疾控发布国庆中秋出游提示:不使非必要跨境旅游
本篇文章2356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日在官网上发表了“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旅行卫生点提示”,现在也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际通用名“冠状病毒病”,covid-19 )疫情的世界大流行期,尽量不要进行不必要的跨境旅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到了四个重要的风险提示,一是年国庆节中秋节期间中国国内旅行需要重要的观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食物中毒。
二是现在中国国内各地在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低风险地区,可以正常旅行,旅行期间必须遵守旅行目的地新冠预防管理业务的相关要求。 准备无洗手消毒液、消毒湿纸巾、口罩等。 旅行中看和别人的距离,洗手,在密闭和人群多的地方戴口罩。
三是现在处于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的全球大流行,根据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旅行限制措施,出入境前后最长需要注意28天的隔离,有可能会严重影响短期跨境旅行的体验。
四是节日期间聚餐和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加,需要注意预防病毒病、食物中毒等技术。 不吃未煮熟的食物、未消毒的奶、未剥皮的水果、生蔬菜,不喝生水。 不摘和吃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外出吃饭时,要观察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酒店和餐厅。
另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明了相关风险的特点和具体的预防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截止到9月21日,全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例超过3094万例,累计死亡超过95.9万人。 最近一周平均每天有28万例以上的确诊病例在全世界有报告。
中国内地从8月21日开始报告无本土感染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从8月29日到现在内地是低风险地区。
海外瘟疫相继蔓延。 美国地区最近报告了新病例数减少,但依然是世界上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每周报告的新病例数约为世界的一半。 东南亚地区的疫情增长最快,每周新报告的病例数超过美国地区,特别是印度的疫情持续明显上升。 欧洲地区的疫情在5~6月略有下降后再次上升,至今为止的高峰超过了春天,正在上升中。 东地中海地区的疫情在8月份略有下降后再次上升,由于季节性宗教和文化大众的集会、婚礼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再次上升。 西太区每百万人的累计病例数和死亡数是世界上最低的,最近的疫情比较平稳。 非洲地区的疫情从7月末开始呈减少趋势。
第一预防措施:
——中国内地现在都是低风险地区,可以正常旅行,旅行期间必须服从旅行目的地新冠防控事业的有关要求。 准备无洗手消毒液、消毒湿纸巾、口罩等。 尽量减少封闭场所和人群聚集的场所,减少聚餐。 本人得了不适合发烧症状和其他旅行的病时,必须延期或取消旅行。 在跨境旅行中,如果目的地要求旅行者入境后注意隔离医学14天,而且中国也必须注意入境者14天的隔离,出国前后最长可能需要注意28天的隔离,会严重影响短期旅行体验。 因为这个建议个体权衡旅行时间,尽量避免国庆节中秋节假期不必要的跨境旅行。
——旅行中,乘坐飞机、列车等交通工具时,必须遵守秩序和乘务员的管理要求,戴口罩,整理手卫生,适当留下票进行查询。 边玩边排队,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封闭场所和人密集的地方戴口罩。 在餐厅吃饭,建议就座或在同一边吃饭。 请和别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旅行中出现发烧、无力、干咳等症状时,必须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取消或中止旅行。
——旅行回来后,要继续进行个人健康监测,自我注意14天。 如果身体不舒服,必须立即向医生看病,亲自告知旅行史。 海外旅行归国者必须根据中国最新版新冠对肺炎防控方案的要求,执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的注意。 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必须自主执行“7+7”“2+1”的管理模式。 即7天集中隔离和7天在家隔离、入境口岸海关核酸检测、入境地集中隔离后期核酸检测。
食物中毒
五至十月是我国食物中毒较多的月份。 节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吃饭的机会增加,食品卫生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发生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提高。
中国内地食物中毒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数量和中毒人数最多的,主要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集体吃了同一种或多种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后,很多人集中发病。 患者饭后多在24小时365天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 腹痛以上,多见于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呕吐物多为膳食食物。 经常吐后拉肚子,每天拉肚子几次到几十次,多是黄色的便便,如水,如粘液。
第一预防措施:要观察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不吃未煮熟的食物、未消毒的奶、未剥皮的水果、生蔬菜,不喝生水。 不摘和吃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需要注意生、熟分离。 外出吃饭时,要观察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酒店和餐厅。
诺如病毒病
像病毒这样的诺瓦克病毒的流行主要发生在儿童设施和学校。 在旅游、旅游、度假中心也经常流行病毒这样的技术。 近年来,中国有国内外旅行团发生了病毒般的疫情。 据报道,9月以来,全国发生了30多起诺如病毒病,相关病例约1500例,未死亡。 第一,发生在学校。
人们一般通过吃、喝被诺瓦克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和表面后、放入手指、接触病毒感染患者(照顾患者、与患者共享食物、共享餐具等)来感染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是恶心、腹痛、头痛、发热、寒冷和肌肉痛,许多患者的症状持续23天恢复。 极少数病例严重且死亡。 严重的高危人群是老年人和低龄儿童。
第一预防措施:观察洗手,特别是在更换厕所和尿布后,每次食物、准备和加工之前。 水果和蔬菜在吃之前要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要经过深度加工后吃。 从诺如病毒感染者的患病期间开始恢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和加工食物,也不能保护其他患者。 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比较有效的消毒剂清洗消毒,立即脱掉污染的衣服或床单等清洗,清洗时戴上橡胶或不重复的手套,清洗后认真洗手。
标题:热点:中疾控发布国庆中秋出游提示:不使非必要跨境旅游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7/3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