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潜山行
本篇文章1127字,读完约3分钟
这次潜山行以前,对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这个县级市了解不多,没想到被称为“安徽之源”。 潜山春秋时是皖国古都,以潜山历史人物皖公命名,安徽的简称“皖”由此而来。 以前经常听说的名山天柱山在其领土上,“潜山”是天柱山的古名。
潜山市(旧县)自称山,据《潜山县志》记载,“山是潜名,县是山名”。 而且山上有三个人。 “用形式的语言来说,说到潜山,据说远近的山势也在潜伏。 用当地语言来说是皖山,也是皖伯封建的国家。 或者叫皖公山,也叫皖伯台。 用山峰的话来说,可以说是天柱。 其峰突出于众山之上,耸立如柱。 有三个名字,实一山耳。 ”因此,天柱山国家5a级风景旅游胜地自然成为潜山市的象征,也是潜山的旅游胜地。
在前往天柱山的途中,天柱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安徽三大名山”,是国务院最初发布的全国44个要点风景区之一,先后被认定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地、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地。 这进一步加强了我对天柱山的向往。
我们一行乘缆车来到山腰,开始了攀登之旅。 天柱山都是由花岗岩巨石构成的,除了山峰之外,经常和上面的“巨石飞来了”见面,头上筑起石窟,展示了亿万年前地壳运动的鬼斧神工。 天柱山不像黄山那么奇特,增加了一些俊秀。 我特别佩服什么样的奇松,在光秃秃的石头裂缝里有不同形状的曼妙身影。 这些奇松的毅力,真值得称赞。 登山总是这样,不经历困难的登山,总是看不到最好的风景。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蓬莱峰,不远的天柱峰是一柱擎天柱,突然站在眼前。 这座峰潜伏在崇山峻岭中,古称“潜山”,名副其实。
目前,潜山市正在建设“山水探秘之旅”、“文化探源之旅”、“乡愁探美之旅”、“康养探福之旅”四大旅游精品课程。 离开天柱山,热情的东道主会带我们去山谷流泉文化园和天柱山地质公园博物馆两个景点参观。 其中,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群数量多,名家多,品格高,令人叹息。
这里的摩崖石刻是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唐代到民国历代石刻400余座,两宋石刻最多。 唐代李德修、宋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明朝胡杠宗、清代张楷书等著名的环中均以悬崖谷为题。 王安石说:“问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洞:水泠和北出,山的名字在旁边。 不要穷源,竟茫然若失。 ”舒州是古代潜山所在地的州府名。 从东汉到南宋800余年间,历代有名家、主政或旅游,这里岩石坚硬而深,难怪留下很多摩崖石刻。
潜山市的梅市长很了解潜山的旅游资源,他总是向来宾介绍潜山的“一二三四”,即“一座山、两条河、三个女性、四个男人”。 这四个字概括了潜山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
一座山当然是天柱山,两条河是皖水和潜水。 关于三个女性和四个男性,分别是多少名人,有有趣的朋友,所以请进入潜山,寻找答案。 (董利荣)
标题:热点:潜山行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7/3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