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电影正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
本篇文章96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西安10月13日电(记者杨一苗,蔡逸逸)讲述年轻人自我救济的电影《黄猫》,在这里举行的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成为特别推荐电影之一。
10月11日至16日,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电影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许多故事片、纪录片、动画在合作中创作,电影艺术成为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 《黄猫》是哈萨克斯坦和法国一起拍摄的。 另外,特别推荐的电影有伊朗和挪威拍摄的《没有光的影子》、德国和俄罗斯等拍摄的《波斯语课》等16部作品。
这次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特别推荐电影是跨国专业电影人从116个国家和地区选出的3500多部作品。 伊朗导演,两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获得者阿斯哈法哈蒂是电影节推荐团的艺术导演,用网络连接的方法表达了这些电影的推荐理由。 “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电影聚集了电影节,因此表现出不同的方法和风格,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受疫情影响,被邀请参加这次电影节的海外电影界专家在网上参加,但没有影响参加意愿。 波兰导演马戈扎塔西莫夫兹卡说:“我花了两周时间看这些电影。 主题素材丰富,风格太多,从中可以找到质量高,艺术感强的电影。 ”。
中国和意大利已经进行了多次电影拍摄和引进的合作。 意大利、中国、比利时的照片“咖啡风暴”以咖啡为线索,连接三个国家不同文化下的人文感情。 意大利喜剧电影《再生小确幸》也将在中国内地上映。
意大利电影音像多媒体工业协会国际业务部主任罗伯特·斯塔维拉说,电影是合作的桥梁,我们希望在中国网上选择更多优秀的意大利电影参展,在意大利观看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
电影节不仅是国内外专家交流的平台,也为中国普通观众提供了感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影风采的机会。 在这次电影节的展示单元中,500余部国内外优秀电影将在室外广场、电影院在线和在线平台与观众见面。 其中,电影院的展示电影102部,70%以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
和中国一样,今年各国的电影市场明显受到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的冲击,对此,很多电影界人士期待着在合作中实现产业转型。 新加坡电影委员会媒体生态系统快速发展导演黄如钦说:“新加坡已经与中国等多个国家合作,希望通过开设互利绿色渠道等方法加强电影人才的交流,革新合作方法,共同推进电影领域的快速发展。”
标题:热点:电影正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27/3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