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为了尼泊尔贫困孩子的微笑
本篇文章960字,读完约2分钟
通讯:尼泊尔贫困孩子的笑容
5月14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中国扶贫基金尼泊尔办公室的员工把粮食包捐赠给了学生的家长。 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了“尼泊尔微笑儿童抗疫粮包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超过43万元人民币,用于援助当地1至5年级2383名儿童。 新华社发(苏拉威西莱斯塔摄影)
新华社记者周盛平
17日上午,位于加德满都河谷郊外的民升学校很热闹。 一辆大型卡车进入校园,为该校265名小学生送来了粮食。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该校关闭了50多天。
这天,民升学校五年级的女学生莎莉塔的父亲哈利步行赶到学校,领取了25公斤大米、5公斤豆子和3升食用油的粮包。 到目前为止,43岁的他靠保安微薄的工资养活了一家五口人。 3月24日,尼泊尔全国被封锁,没有收入了。
“政府实施封锁已经50多天了,日子很辛苦,这个粮包就像上天送的礼物,可以管理一段时间! ”哈利感激地说。
民升学校校长拉维告诉记者,学生父母大部分是在城市工作的农民,收入微薄。 受疫情封锁的影响,很多家庭已经不能开锅了。 他们向学校求助,有点老师慷慨解囊,但力量有限。
那天,像莎丽塔这样受益的小学生有1100多人,分布在7所公立学校。 另外,其他5所公立学校的数千名孩子也计划在今后几天内拿到粮食包。
这些粮包来自“尼泊尔微笑儿童抗疫粮包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成立。 据中国贫困扶助基金尼泊尔办公室主任邹志强介绍,这个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43万元人民币,用于援助当地1年级到5年级的2383名孩子。
这个项目计划为公立学校的贫困学生提供两个月的免费午餐。 但是,随着3月下旬疫情的加剧,尼泊尔所有的教育机构停课了。 基金会尼泊尔办公室紧急改变了计划,把免费午餐换成了粮食包。
为了实施安全和非接触式发行,基金会与员工和志愿者相比做了近两个月的准备,克服了各种困难,想办法把粮食包送到学生家属手里。
在民升学校校园的发行现场,3名戴着口罩的小学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他们各自高高举起纸,用英语写着“谢谢你不在场证明”“感谢中国贫困扶助基金”“感谢中国人民”。
最近一周,尼泊尔新冠确诊病例数迅速增加,截至17日上午累计确诊291例,其中36例治愈,1例死亡。 尼泊尔全国封锁的日期延长到了6月2日。
新华社加德满都5月18日电
标题:热点:为了尼泊尔贫困孩子的微笑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25/3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