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澳门粤港澳珍贵文献联展再现中西交流历史
本篇文章67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澳门10月15日电(记者胡瑶)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近日展示了广东港澳地区多个图书馆和文献机构出租的珍贵藏品,再现了澳门在400年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的独特历史。
记者15日来到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五楼的陈列室。 展示的文献共分为7个主题,包括蕙尺天涯、雾中看花、西教东传、词海津梁、多方面的日新月异和渔樘耕读,收集了广东港澳地区有关澳门的老文献。 不仅仅是来自公共机关的珍本,也有个人奉献的珍藏。
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画家通道李写了19世纪初期澳门的社会生活场景。 作为对近代中西绘画交流有深远影响的西方画家,钱纳利人生最辉煌的27年在澳门度过,大量绘画见证了澳门的迅速发展和历史。 200年前的大三巴牌坊、母阁庙、炮台,在他的笔下很生动,但至今这些建筑物还是很漂亮,游人如织,让人们感受到时间。
另一个珍贵的展品是1815年印刷的《华英词典》,这是世界上第一本英汉和汉英对照词典和中国国内最早使用西方活字印刷术印刷的中文书籍,由英国传教士马里森写的。 这本词典与中国最早出版的外国报纸葡萄牙语《蜜蜂华报》共同展示,生动地再现了中西文化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与融合。
澳门大学图书馆表示,这些展品具有代表性,对了解澳门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有助于中国学整体的研究。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的加快,这次展览会对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大湾区的合作具有更深的意义。
这次展览会由中山大学图书馆、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澳门公共图书馆、澳门档案馆、澳门博物馆、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和澳门大图书馆共同举办,并接受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的指导。
标题:热点:澳门粤港澳珍贵文献联展再现中西交流历史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21/36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