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全省制定13部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
本篇文章1428字,读完约4分钟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红旗通讯员尤振璋
3月30日,河南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河南省政府常务副总督黄强作关于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实现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全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发布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23份,新修订的《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于年10月1日开始实施,鹤壁、安阳、新乡、濮阳、焦作、漯河、三门峡、开封、平顶山、南阳
联合执法严查环境的违法性
据报告,年全省加强生态环境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的相关法律执行,认真调查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全年从行政处罚决定15363发放罚款6.87亿元,同比增长38%、24%。 调查了1863起各种环境犯罪事件,逮捕了犯罪嫌疑人2928人、刑事拘留1775人、移送起诉1727人。
年,全省大幅度降低了效益和过剩生产能力,使落后的煤炭电机群停止了168万千瓦,解决了煤炭过剩生产能力1064万吨。 如果加大煤费减量抑制力度,煤费总量将比去年下降5%以上,接近70%。
全省集中开展“三散”污染专业管理,完成“双替代”暖房客209万户,取缔“散射污染”公司1万多家,整顿散尘排放点1.5万个。 加强移动源污染管理,调查5.8万辆柴油卡车、淘汰国3及超过以下排放标准的2.1万辆柴油车,比国家要求提前半年实施汽车国6排放标准。 对15个重点领域实施业绩等级管理,对1325家民生保障类公司实施自我主管控制,对1516家污染防治设施完整、排放稳定符合标准、无环境违法行为、环境保护信用良好的公司“不要进入工厂打扰
第一次实现基准达成县零突破
黄强在报告中说栾川县和新县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实现了实现县零的突破。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全年全省pm2.5的平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实现来自国家的目标。 pm10的平均浓度为96微克/立方米,实现了省目标。 在空气质量六项审查因素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年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指标连续5个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指标连续4个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臭氧指标共6个
据报告,年全省地表水水质水平依然是轻度污染。 全省集中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平优良。 其中,南阳、濮阳、徐昌、平顶山、信阳、三门峡、鹤壁、漯河、周口、驻马店、新乡等11个省辖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平优良,开封、安阳、洛阳、郑州、焦作、焦作、商丘等。 与年相比,全省管辖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水平没有变化。
制定黄河生态保护条例
今年以来河南省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截至3月29日,全省城市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05,7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5%、22.5%,优良日为50天,比上年增加14天。
河南省建设生态环境智能监督管理平台,推进用电监督管理的全面复盖,加强污染机构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建设复盖全省的无人机监督执法系统。 加快创建“三线单一”,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空间管理措施,提高环境准入门槛,迫使产业转型,优化快速发展布局。
报告指出,加快制定《河南省黄河生态保护条例》,科学制定黄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推进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示范段。 对黄河流域内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实施集中整治,实施“一河一策”水质期限达成方案,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应对,保障黄河干流水质的稳定达成。 全面执行污染许可制度,实现固定污染源污染许可的全面展望。
标题:热点:全省制定13部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7/34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