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工业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但仍任重道远
本篇文章2062字,读完约5分钟
◆敬红王军霞
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调查(以下简称“一污染源调查”)相比,第二次全国污染源调查(以下简称“二污染源调查”)的结果显示,工业源污染管理能力大幅度提高,排放强度和排放量明显下降,污染管理效果明显 但是,许多污染物排放量的贡献率依然处于高水平,部分领域、部分污染物的管理水平依然很低,潜在的环境风险很大。 工业源污染管理仍需采取许多措施,需要继续出力。
治理能力显着提高,排放量大幅下降。
十年来,我国工业废水、废气污染治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近十年来,中国工业废水、废气污染管理高速发展,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工业废水管理设施数量从“一污染普”的14.07万套增加到“二污染普”的33.12万套,解决能力从2.35亿立方米/天开始 “二污染普”脱硫设施数从“一污染普”的2.35万套增加到7.67万套,除尘设施数从“一污染普”的17.90万套增加到89.79万套,分别比“一污染普”增加226.88%、401.72%。
十年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总量控制要点关注区域排放量下降明显。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比“一脏普”下降83.89%、77.56%、75.05%、45.65%。 其中重要领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与“一污染普”相比,造纸领域的化学需氧量减少了84.44%,钢铁领域的二氧化硫减少了54.19%,水泥领域的氮氧化物减少了23.12%。
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等结构调整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造纸制浆、皮革鞣制、铜铅锌冶炼、炼铁炼钢、水泥制造、焦炭等领域的调查对象数量分别减少了24%、36%、51%、50%、37%、62%,但这些领域的主要产品产量分别增加了61%、7%。
有些污染物的排放量贡献高,管理水平差
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贡献率依然很高,工业污染源依然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5.98%、36.18%、75.44%、47.34%。 根据这次的调查结果,除了氮氧化物是仅次于移动源的第二大排放源以外,其他污染物工业源都是第一大排放源。 工业源废水重金属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96.64%。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581.45万吨,综合利用和处置量为5972.78万吨,2017年末累计储备量为8881.16万吨,处置利用压力依然很大。
工业炉窑等排放源、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管理水平依然很低。 全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去除效率仅为22.31%。 要点领域以外的工业炉窑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状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79%、28.70%和93.58%,比工业源的相应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低28.48、27.81和4.98个百分点。 钢铁领域烧结机头脱硝设施的安装靶率仅为3.80%。
并行多项对策,着力处理工业源污染问题
加强对非电气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堆积场及其他无组织颗粒物的管理。 随着电力领域脱硫、脱硝及超低排放改造的推进,电力领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有率大幅下降,非电气行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有率提高,特别是非金属矿产产品、钢铁领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有率提高 其中,非金属矿产制品业公司数量多,品种多,分布广,公司规模相对小,应推进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集中管理大公司,降低排放强度。 在钢铁领域,在现在推进的钢铁超低排放改造中,应该重视氮氧化物的管理,扭转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增加趋势。
固体材料堆积、非金属矿物制品材料搅拌和运输等环节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量比较大,加大这些来源颗粒物的管理力度,加大这些环节颗粒物的管理力度,要点是在工业公司设置防尘、制尘管理设施,比较有效
为巩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基础,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的管理采取很多对策。 挥发性有机物的调查难度大,与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统计计算基础薄弱有关,加快了与排放标准相结合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分解方法和监测技术规范的建立,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布点、采样、 为了比较提出统一分解方法的溶剂采用源的占有率高、分布广的优点,以获得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的质量标准,推进上游公司生产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有机溶剂为第一措施,从产品方面的控制开始 比较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公司分布广泛、微型公司多的现状,提高领域的规模化和集中度,对小公司合并重组综合生产能力,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进行废气集中收集、集中管理,推进有效的管理设施安装采用,
要点继续加强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 要点加强有色冶炼、有色采选、金属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机电和器材制造业等领域的重金属污染管理,进行重金属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的处理,降低废水的重金属排放强度,同时防止重金属污染转移,重金属比较有效 对皮革、化工领域,应继续推进技术升级改造,尽量减少重金属的采用。
作者敬红是中国环境监测终端污染源监测室(环境统计室)副主任,王军霞是中国环境监测终端污染源监测室(环境统计室)业务主管。
标题:热点:工业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但仍任重道远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6/3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