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重庆:流域横向补偿“补出”治水内生动力
本篇文章1350字,读完约3分钟
在重庆市永川区和江津区交界处的茨坦村,长江一级支流面向河两岸草木葱郁,看到河水在碧波中漂浮,不敢相信三年前这里其实是五种水质差的黑臭水体。 临江发源于永川区,在江津区引进长江。 “今年上半年,水库监测断面水质已经稳定为三种。 保障水源活水,年获得江津区生态补偿金878.3万元。 ”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璐萤说。
在短短几年里,临江水质的明显改善离不开重庆市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构的撬动作用。 重庆市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流经两个以上区县的二次河流有19条,这些河流的水质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的生态。 曾经发生过跨境河流上游污染下游的管理、相互撕裂等现象,妨碍了长江一江碧水的保护。
为了实现上下游的协同管理,年重庆市根据“谁污染、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大体情况,对19条横断区县河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边界断面水质分类满足了水环境功能的要求,比上年度提高 水质类别符合水环境功能的要求,但比上年度下降的,上游区县每月补偿下游区县的100万元。 水质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的,按照相关规定计算补偿金。
年11月,关于这19条河的33个区县都签订了生态补偿协定,越过区的县河从“各自管”变成了“一家管”。 重庆市御临河、濑溪河等上下游区县相继签订协议,建立了生态保护联合会议制度。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除了资金补偿外,还建设了审查、协商、区域限制等激励制约方法,有力地压实了地方政府的水污染对策责任,促进了上下游深入合作的污染对策。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系统管理临江,永川区和江津区签订了临江流域环境保护联合控制协议。 临江全长约100公里,江津段约12公里,作为临江上游、河段最长的永川区,近年建设了污水管网571公里,建设和改造了59座污水解决厂,配备了2万多个各类污染源。 另外,永川区在各乡镇之间建立了区级横向补偿机制。 位于临江下游的何埔镇通过管理养殖废水、生活污水,辖区的临江水质得到了改善。 何埔镇干部张鹏介绍说,去年全镇获得了上游乡镇、区政府生态补偿资金46万元。 “水质恶化不仅补偿兄弟乡镇的资金,还向上级咨询,因此流域横向补偿防止水污染的压力和动力! ”。
另外,重庆市积极与周边省协调合作,加快建立跨省河流生态补偿机制。 从武陵山区发生的酉阳河经过重庆市酉阳县、秀山县引入湖南省洞庭湖水系。 年12月重庆市与湖南省签订了酉河横向生态补偿协议。
秀山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徐伟表示:“横向生态补偿将水污染管理从行政驱动转变为行政、市场双向驱动,协议签订后,我们将加强整个流域的源头保护,重点管理农业面源和工业污染。 在协定签字前,酉水河出境断面的水质以3种为主,现在每月的水质多2种,有的月份甚至达到1种。 年湖南省赔偿重庆市酉阳河生态资金480万元。
截至去年,重庆市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共计9691.8万元。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不是为了资金补偿,而是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增强对流域保护和管理的支持保障作用,激活各级政府治水的内生动力。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一系列生态保护“组合拳”,年重庆市纳入国家审查的42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3种的比例为97.6%,超过国家审查目标的7.1个百分点,其中长
标题:热点:重庆:流域横向补偿“补出”治水内生动力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6/3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