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陕西铜川 “煤城”变美了
本篇文章1918字,读完约5分钟
主题:铜川“煤城”变美了(美丽的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绿色模式③)
“再过几年,这个果园就会是我的小金矿! ”。 看到一个人高的果树,姚金理向往着。
姚金理是陕西铜川耀州区一二三道沟区刘寨村的村民,五年前他太伤心了,挖了自己的苹果树。 “树上满是灰尘,水果可以卖给果汁厂的人。 ”。
但是,一二三道沟区域的管理开始后,姚金理发现空气很好。 去年,他再次沿着沟种植了果树。
铜川是由矿建设,由矿兴起的城市,高峰时期煤炭开采公司一次500多家,水泥公司30多家,建筑石材加工公司400多家。 但铜川也支付了环境成本:废弃煤矿白推,石灰石矿山山体露出,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2009年,国务院明确铜川市为资源枯竭城市,加快了生态修复管理。
明确为资源枯竭城市,环境整备迎来了转机
“随着旧的快速发展模式的结束,我们迎来了经济转型、生态修复的好机会。 》铜川市市委书记杨长亚说。
铜川被国务院明确为资源枯竭城市后,铜川市委、市政府抓住机会,组织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要点工程实施方案,3年获得中央支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专项资金2.9亿元。 位于王益区市区宜园路东侧的桃园煤矿废弃矸石山综合管理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登上修复的石阶,铜川市国土资源局王益分局局长袁保民说:“山上种得最多的是刺槐,近26万株,最适合土质松散的坡型地面。” 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占地84亩的矸石山实现了全部管理,其中绿化面积达到67.5亩,总投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21万元。
现在桃园煤矿的废弃矸石山已经没有以前的污染,地质灾害的风险消除了,环境改善了,建在山脚下的广场成了周边大众的娱乐场所。
李爱敏是桃园煤矿矿工的家人,地址离矸石山不到500米。 周末下午她带着孩子在广场上踢足球。 “没治好的时候,矮石山寸草不生,出门一天白衣服就会变成黑色的衣服,一刮风沙子就会飞来搬石头,所以常年打不开窗户。 ”李爱敏说:“我现在经常和邻居在这里跳广场舞。 孩子们也有玩的地方。”。
这笔中央专项资金至今累计完成2.31亿元投资,共支持17个矿山地质环境管理项目,目前已有9个项目竣工验收,8个项目还在进行中。
关闭煤矿,撤退采矿公司。
一个城市要蜕变,光管理一些矿山是不够的,生态修复是系统工程。 “煤炭的开采,不仅会给沉滞区和采空区带来破坏,也会给地下水系带来破坏。 这是影响城市转型和生态修复管理的难点。 ”。 杨长亚说。
利用国家煤炭产能政策契机,铜川关闭质量不高、破坏生态的煤矿,短短几年关闭21个煤矿,煤炭产能1058万吨,占全省年度产能总量的36%。
年1月,另一个政策红包“失败中”铜川——该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试验区之一。
耀州区石柱镇经济服务站站长王奔锋被撤回,负责一二三道沟的生态修复工程。 前期的重要事业是建议采矿公司辞职。 一个矿工多次不拆除矿山,施工时躺在叉车上,或站在挖掘机斗里。 “听他的熟人说,跑了两个多月,终于谈妥了。 ”王奔锋说。 最终,员工小组花了几个月时间,通过政策约束、经济补偿等方法劝告34家采矿公司全部辞职。
杨长亚提供了一组数据:经过计算,仅年封闭的21个煤矿就降低了铜川市4个百分点的gdp。 矿山地质环境整治项目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投入26.91亿元。
“收入在减少,支出在增加。 但是,城市迅速发展的不仅仅是gdp,还要看人们的生活质量。 ”。 杨长亚又出了一组数据:年,铜川人均水资源为303立方米,年为276立方米。 空气优良天数为270天,比去年增加了40天以上。
加强制度保障,优化修复技术
为了巩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铜川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把环境保护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录用的重要依据。
“制度产生了制约,领导干部的内在动力也在提高。 ”铜川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验事业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鲁宁说。
关于将来的管理,刘鲁宁觉得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还有提高空间。 “有点修复工程使用工程手段而不是生态手段,比如以河流为水路,修理堤坝使用防止水利洪水的水泥坝,如果失去水生态系统和周围土壤的交换就会变质,这样的工程需要重建。 ”。
生态修复是高投入低生产的工程。 据统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额达58.63亿元。 对于需要后期维护的河道项目,铜川市引进了ppp模型,处理当前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专业团队负责长时间运输。
去年全市实施的18个子项目中有7个使用ppp模式,占项目总数的39%。 “我们可以设置整个生命周期的性能评估方法,并将其与收费联系起来,以提高第三方长期运营维护的质量。 ”刘鲁宁说。
标题:热点:陕西铜川 “煤城”变美了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3/33867.html